正如跨年晚會從湖南衛視一家獨大,而逐漸走向央視、各地衛視,導致競爭激烈、紛紛爭搶大腕一般,伺服也正在快速的走下神壇,從歐美走向亞洲、走向中國,遍地開花。在激烈的叢林競爭中,誰能脫穎而出呢?
目前市場上的伺服品牌洋洋灑灑不下數十種,歐系有Siemens、Lenze、Amk、Rexroth、Keb、B&R等;美系有Danaher(原kollmogen)、Baldor、Parker、Rockwell等;日系有三菱、安川、松下、三洋、富士、日立、日機等;臺灣有臺達、東元、大同等;大陸有和利時、埃斯頓、時光、匯川、英威騰、普傳、步進等。而準備進軍這一領域的企業更是比比皆是。這一“軍閥混戰”的市場狀態,既是客戶對伺服需求大增、行業欣欣向榮的具體反映,也是業界競爭尚處于初期的表現。
一般而言,伺服的競爭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處在最低端的是價格、質量層次之爭,即產品種類比較單一、功能比較大眾、價格偏低的競爭。
處在中端的是規模、方案之爭,包含產品的多元化、產量規模很大、地域及行業覆蓋較廣等特性。中端往上是特殊行業的尖端應用,往下是沒有個性化定制而只有規模的的競爭。處在頂端的自然是品牌層次的競爭,幾家寡頭橫貫行業的高中低端,通過競爭淘汰形成產業集中。這也是行業競爭的最終狀態。能在市場里留下的,往往是品質、文化、附加值都比較出色的企業雖說是混戰一場,需要PK的項目實在繁多。在此且暫不談品質、服務、研發等環節,而簡要分析市場中的宣傳工具與終端表現。
你用好宣傳工具了嗎?概括而言,無論是軟文、廣告、路牌、雜志期刊等線上活動,還是展會、說明會、網絡研討會等線下活動,都已經隨著行業的發展而蓬勃興起。歐美企業因為很早就完成了市場化,對此道已是相當熟稔,而且運用的爐火純青——不僅擁有了完整的宣傳體系,可控制費用與效果,還在不斷創新使用新鮮的工具,例如手機wap、彩信、網上視頻教學課程、布滿幾乎所有主流網站的專題社
相對而言,臺資企業的跟進也比較迅速,并通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國內企業的動作與思路并不十分清晰,多數還是在簡單嘗試,有些民營老板甚至認為可不做宣傳,或把市場部定義為做制作樣本、負責接待工作的部門,認為將其裁掉一樣公司照樣可以運轉——上之不好,豈能悟道?今天使用、購買伺服的人,年齡已經普遍年輕化,不能準確、及時、有趣的把最新產品資訊送到他們面前,又怎能得到快速的回應與互動?
你的終端表現給力嗎?企業品牌的信用度與美譽度是由一系列的細節綜合而成的,尤其是終端——無論是銷售工程師還是渠道商——他們對待產品的態度與方法,強烈影響著客戶的選擇,尤其是在高端領域。 譬如同是銷售高端手表,一家的服務員漫不經心的用手拿出來,往臺上一丟;而另一家的服務員則從柜內抽屜中拿出一個工具箱,輕輕帶上白色的手套,并小心翼翼的拿出這款表——品質相差多少且先不論,給消費者的感受卻是完全不同。這一狀況在珠寶、美容、陶瓷、服裝、汽車、餐飲甚或是任何一個行業都是相同的,在伺服領域自然也是如此:工廠管理、外形設計、銷售人員的素質與專業度、所贈禮品、所攜樣本的品質,每一個小細節上,都綻放著品牌之光。
在充分競爭的伺服市場中,媒體的力量得到了極大的展現,盡管媒體也同樣面臨著自己的叢林競爭。但作為意欲樹立品牌的自動化企業,媒體無疑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伺服業的2011上半年即將在一片高歌猛進中落幕,但是好日子從來太匆匆。畢竟誰笑到最后誰才能笑得最好,不是嗎?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