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壓變頻器市場蓬勃發展,同時也伴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
從市場格局來看,高壓變頻器市場上中出現了“海外戰技術,國內拼價格”的市場現狀。
從我們的視角來分析海外企業,可以將其分成歐美企業與日資企業。他們均有著較強的研發力量,技術是發展的根本,這也是海外的企業一直處于穩步發展的原因之一。
歐美企業,以西門子、ABB、A-B為主,在高壓市場中,西門子的品牌無疑是在不考慮價格問題的時候,首選的產品,特別是在一些政策大工程的項目中,西門子可以說是“必選產品”,其在中國有這樣的品牌地位與其對技術研發的重視是密不可分的。歐美企業有強大的技術根基,進入中國市場后,又針對中國的行業特色,做本土化的研究工作,從而歐美企業在中國高壓變頻器市場中以技術作為競爭手段,獨霸一方市場。
日資企業,相對歐美企來說,進入中國市場較晚,銷售模式也與歐美企業有所不同,所以在自動化產品的系統配套上較歐美企業沒有優勢,在研發方面,日資企業與并沒有像歐美企業一樣,更新產品線的速度較慢,所以近幾年,對于日資企業來講,發展較為緩慢。
海外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時,就已經將自己定位在為高端市場提供服務,目前大多公司將生產目標聚焦在的新興領域上,如新能源的開發、高端裝備制造等。
國內許多企業通過提高產能、加大銷售力度以及優化產品性價比,來搶占市場,通過價格優勢吸引客戶。國內的生產廠商多數生產的產品為中、低端產品,生產技術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基本的生產能力與技術均可以達到市場要求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拼價格是生產廠商的主要市場策略,特別是在今年,一些企業以“半賣半送”的形式銷售出商品,年終總結時,銷售臺數的增長,遠高過銷售額的增長。另一方面,日本地震,原材料漲價,導致產品毛利率下降,這對有“價格優勢”的某些國產品牌產品來說,并不是一個好兆頭。
“外+中”企業。海外的企業在中國收購中國本土企業,來發展中國市場,也是為了實現本土化生產,施耐德收購利德華福,對于雙方而方,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雙贏”。施耐德利用利德華福在中國的地位擴大市場范圍,而利德華?梢砸揽渴┠偷碌募夹g優勢和海外背景良性發展。
目前,中國高壓變頻器市場如分流一樣,高端市場幾乎被歐美企業所占領,中端市場則被日資企業和部分中資企業所分割,低端市場中本土企業的產品占有相當的市場份額。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