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開袋機通過電腦控制內部設定的可循環程序個數最多為6個,也就是說,在一個布片上縫制6種不同規格的口袋時,操作者只需拿出布片一次,通過6次操作完成一個縫制循環后完成全部操作;而且對于相同規格、相同要求的口袋縫制在完成一個訂單后可存儲在電腦內以便有下一個相同訂單時直接調用,大大減少不同訂單之間的設備準備時間。
自動開袋機技術必須進行“本土化”設計及改進后才能真正在國內廣大服裝加工企業內推廣。自動開袋機技術起源于德國,最初的設計是針對西裝專門的開口袋工藝開發的,引進到國內生產使用后,除了極少數的高端服裝加工企業將它應用在特定的布料和特定的口袋縫制工藝上,絕大多數服裝加工企業想用開袋機加工的口袋是多種多樣的,布料也從薄到厚,從單層布料到含絲棉的厚料,從西裝到夾克,變化很快。是否市場上銷售的各類自動開袋機能滿足大多數服裝加工企業這些多變的要求呢?基本沒有。從嚴格意義上講,一臺自動開袋機很難同時達到這些功能,但標準公司技術人員經過努力,將德國技術消化吸收再進行“本土化”設計后,通過設計專用件及技術人員現場對整機的簡單調試后均能達到這些要求,并且縫制穩定,大大擴展了自動開袋機的基本功能,同時也提高了服裝加工企業的效率和服裝檔次。
在所調查的服裝加工企業中就有此類情況,某服裝廠最初使用自動開袋機做普通的夾克內口袋時沒有問題,操作工做得得心應手;隨后此工廠又換訂單做類似于人造革的夾克,但由于類似人造革的布料表面粘度大,使用時開袋機遇到送料不暢的問題,嚴重影響了開口袋的質量和效率,通過設計人員的分析研究,最終改變上送料方式為上下送料方式解決了此問題,滿足了人造革夾克開口袋的工藝。好景不長,此工廠隨后又遇到做冬季的含絲棉芯材料的棉夾克內口袋的難題:首先是單邊鑲條不易折邊,原因是料厚及鑲條材料較滑;其次是中刀、角刀經常開絲棉的口袋,磨損嚴重,無法達到理論上的使用壽命,而且,頻繁換中刀和角刀費用相當昂貴。針對此問題,設計了專門的滑動折邊器,解決了單邊鑲條不好折邊的問題。在原有中刀、角刀上鍍一種特殊的鍍層使中刀、角刀切絲棉材料的壽命提高了幾十倍。所有這一切都表明,只有將引進的技術進行“本土化”設計后,才能將自動開袋機的效率和功能最大化,才能滿足我們面對的大多數服裝加工企業的要求。
3 電子套結機(電子釘扣)
3.1 電子套結機(圖3)
從理論上講,電子套結機可通過自身的電腦系統控制5個電機在范圍為40毫米×30毫米內任意編制各種圖案來縫紉。但在實際中,由于要縫制完成不同的圖案需要更換不同的壓腳和送料板,因而將它固定為服裝廠使用較多的套結功能為最佳,這樣的話壓腳和送料板相對固定。由于此類機器在服裝廠用來做套結為最多,因而將其稱之為電子套結機較合適。
傳統的機械式套結機因其本身機構的限制,最高縫速每分鐘1 800~2 000轉,而電子套結最高縫速每分鐘3 000~3 200轉,僅從縫速上看,效率提高了近60%以上。電子套結機效率的提高還表現在:需要套結的一條褲子或其他縫制對象一般不會僅僅只有一個尺寸和針數的套結要求,往往是多個規格的,如果用傳統的機械套結機是無法在一臺機器上一次完成的,服裝廠要么需要準備多臺套結機分別做不同的套結,要么在這一批訂單先做完一種尺寸和針數的套結部位后,將機器調整后再套另外的結,這樣花費的準備時間是無法計算的。對于電子套結機來說,按照訂單要求在內存中選好需要套結的代號并按照需要套結工藝的編排次序,安排好循環程序的次序和個數并存儲在電腦中,操作者只要一次拿起需要套結的衣物時,按照事先排好的次序,通過一次循環程序縫制運行,就可完成此件衣物需要的所有套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了準備時間,也節約了服裝廠需要的機器臺數。
為了滿足服裝加工企業對于套結花樣的“個性化”需求,標準GT690D電子套結機系統除了可以接受市場上用戶使用廣泛的編制花樣的程序格式,還在操作板上附帶了簡單的花型打版功能,對于簡單花型的編制,操作者無需借助電腦及專用打版軟件,通過機頭上的操作板即可完成。
市場上暢銷的幾個品牌的電子套結機相關參數見表1。
表1
型號及機型程序循環數(個)內存輸入種數最高轉速(r/min)
KE-430D系列電子套結機15893 200
LK-1900A系列電子套結機30503 000
GT690D電子套結機80893 200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