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8月份中國制造業PMI(采購經理指數)為49.2%,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作為衡量制造業活動的重要指標,PMI50%是經濟強弱的分界點,當低于這個臨界點時,反映出了制造業處于收縮狀態。
盡管,每年炎熱的七八月份是生產的淡季,PMI指數一般都會跌入谷底。盡管,PMI指數經常與工業實際增長發生背離。然而面對中國制造業在低迷中不斷掙扎的事實,似乎再多的借口也很難讓大家恢復對脆弱市場的信心。對外,國際金融危機還在不斷顯現,經濟復蘇的信號不明確。對內,擴大內需面臨了重重阻礙,企業生產結構調整任務艱巨,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企業亦是如此。不管面對怎樣的困境,企業還是必須發展下去。作為企業的老板,眼下的當務之急就是對經濟有一個客觀的判斷,保持正確的心態。雖然經濟形勢是不好,卻不等于沒有生意做。即使在經濟發展大環境比較差的背景下,只要企業能夠在這個階段中把握客戶的需求、市場的機會,就會有發展生存的機會。百事可樂和德國大眾就是在美國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中崛起,1930年美國全面步入經濟危機之時,百事可樂憑借低價策略開始推廣產品,隨后從100多個品牌中脫穎而出,而那個時候百事可樂的廣告費僅僅只是競爭對手可口可樂廣告投放的4%。而德國大眾汽車也正是依靠推出“甲殼蟲”的緊湊型轎車成功打入美國市場。歷史證明,經濟危機并不會堵死企業發展的所有機會,只要做好準備,機會往往就會在絕望中逆轉。
經濟危機也許并非是一件壞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抓住機會做好經濟結構的調整,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對于工業自動化廠商而言,無論是在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其實都有諸多的發展空間。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是我們的機會,朝那些未來將適應社會發展的產業努力。新興產業的涌現也是我們的機會,在國家戰略的定位下,新興產業作為中國經濟未來的動力,低碳經濟、節能環保行業的發展必是大勢所趨。
逆勢而上,說不準你就會是下一個百事可樂或者德國大眾。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