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8月,最熱門的事件不再是“電荒”,而是京東商城率先發起,并得到蘇寧、國美等多方應戰的電商大戰。當一眾消費者都在翹首以待能否在這場混戰中坐收漁翁之利時,卻發現炒作多過于實際,一是能用來比價的商品少,二是商家采用了先提價再降價的策略,三是商品缺貨嚴重。當大家對這次的電商大戰嗤之以鼻的時候,筆者卻從中看到了不一樣的信息。
首先,價格戰在所難免,重要的是企業如何應對。價格戰是市場經濟殘酷競爭的產物,在西方國家亦同樣無處不在,司空見慣。盡管出現有這樣或那樣的瑕疵和不足,需要國人用理性思維給予包容,客觀的評價和鼓勵,使其健康發展?v觀國內各行業的發展,從家電等消費類產品,到挖掘機、起重機、變頻器等工業產品,價格戰是其中難以避免的一環。一方面,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價格的競爭手段,許多中國企業在行業發展之初還能依靠什么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作為中國大部分領域的生產企業在謀求市場占有率方面最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依然是價格競爭,這讓中國企業獲得了部分的市場份額,并獲取了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第一桶金,企業和行業也因此才獲得了發展的基礎。另一方面,價格戰也迫使外資品牌的產品降低價格以保留市場份額,使得價格逐漸回歸價值。這一點在變頻器行業表現得也尤為明顯,在沒有國內品牌的變頻器時,變頻器是大部分行業企業用不起的貴族產品,只有一些有錢的高利潤行業才能用它來改善工藝,而對于節能的功能只是可有可無的副產品。而國內品牌產品的出現,不僅為用戶提供了另外一種選擇,也迫使外資品牌隨之降價,讓變頻器在各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其中的節能功能更是為節能減排做出了重要貢獻。當然,價格戰終究不是最終目的,只有回歸價值競爭才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第二,用戶最看重的是獲得實利。對于消費者來說,他們關心的不是誰是江湖老大,而是競爭是否能給他們帶來真正的實惠,當然,消費者需要的真正的實惠,不僅僅是低廉的價格,還有優質的產品,這一點被工業用戶尤為看重。如果產品價廉然而質劣,大部分的用戶寧愿用更高的價格購買質優的產品,以確保生產的正常、安全、持續進行。這就告訴我們的生產商,要占領市場,要獲得在競爭中獲得最后的勝利,僅僅通過不擇手段、甚至不惜降低產品質量來贏得的用戶,終究是不可能長久的。
第三,如何獲得低價。這個問題是由第二個問題所引出來的,低價是否只有降低產品的品質才能獲得?當然不是。通過企業的管理創新,提升管理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從而降低產品價格,用以回饋客戶。這是一種良性的價格戰,并有著持續回饋客戶的潛力。企業吸引客戶的方式有很多,隨著市場環境和規則的逐步改善,價格戰將轉換為品質大戰、服務大戰,這時,注重的不再是低價取勝,而是用戶體驗。這與目前很多自動化企業從產品供應商逐漸轉變為服務型制造商的趨勢不謀而合。隨著用戶的不斷成熟,他們對產品供應商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包括產品質量、服務、價格,單純的低價將不再被接受,面對成熟的客戶,我們的生產商必須沉下心來,扎實做好企業自身的建設。
第四,營銷理念需要改變。“電商大戰”實質上是借用互聯網的快速、便捷、低成本的優勢顛覆以國美和蘇寧為代表的倉儲式連鎖店的營銷模式,歸根結底是商業模式新舊理念變革的爭奪戰。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購買工業產品需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不僅要了解產品的眾多參數,還要考慮與現有系統的兼容和融合,而目前大部分用戶對系統和產品都不夠了解,因此工業產品很難通過網絡的方式進行銷售,用戶必須與生產商的技術人員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才能選擇出最合適的產品。而實際上,隨著用戶的不斷成熟,他們在技術上不斷深入了解,不僅對系統和工藝有更深刻的理解,對所需要的產品也更明確,只要生產商給他們提供足夠詳細的資料,他們完全能夠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最合適的產品。筆者認為,在將來,大部分工業產品都將實現網絡銷售。目前,已經有一部分標準產品做到了。對于生產商來說,如何適應即將到來的這一變革并積極利用這一機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