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等領導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要依靠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發展;要注重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模式轉變,重視新興產業的發展等問題;明確提出了“感知中國”的理念,自此物聯網提到國家議事日程。政治領袖的高瞻遠矚、戰略膽識與及時指引,瞬間點燃了神州大地蘊藏著的星星之火,它必將成為燎原大火,助推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淺析物聯網的內涵
物聯網是一個由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共同構成的龐大的社會信息系統,是一個涉及國民經濟各行各業、社會與生活各個領域的無所不包的龐大產業鏈。物聯網結構復雜,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首先是感知層,承擔著信息的采集(通過智能卡、RFID電子標簽、識別碼、傳感器等);其次是網絡層,承擔信息的傳輸(無線網、移動網、固網、互聯網、廣電網等)、第三是應用層,完成信息的分析處理和控制與決策,以及實現或完成特定的智能化應用和服務任務,以實現物/物,人/物之間的識別與感知,發揮智能作用。
物聯網連接范圍遠遠大于互聯網,它擴大連接到物品,實現物物(也包括人)相連,形成一個連接萬億個物品(設備)和數億人的無比龐大的數據庫,采集和存儲著物理與虛擬的海量信息,通過分析處理與決策,完成從信息到知識、再到控制指揮的智能演化,實現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物聯網絕非一個單純的網絡概念,它更像一個融合著各種應用與服務的龐大社會信息化系統。如果一定談網絡的話,它是一個基于感知技術,融合了各類應用的服務型網絡系統。由于它的基礎與重點是信息的采集、感知與信息的處理決策和應用服務,網絡層可以利用現有各類網,通過自組網能力,無縫連接融合形成物聯網。
物聯網是建立在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廣泛應用基礎上,是為改善民生、惠及百姓、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服務的,所以,當今物聯網的重點與切入點是在近十年已有工作的基礎上,要全力支持并加快制定各相關標準,重點放在核心技術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引導和開拓各類應用,重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信息服務業發展,使物聯網服務于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發展和推動社會信息化進程。
二、融合和創新推動電子政務發展
(一)創新是電子政務新模式的方向
創新是電子政務新模式的方向,要落實創新,促進電子政務發展,必須著力改進以公眾為中心的網上服務,切實促進政府向主動型服務轉變,推進面向基層的社區一站式綜合服務,著力推進公務員網上辦公和互動。政府網站提升主要集中在五個問題:信息公開、資源整合、網上服務、公眾參與和推廣宣傳。網上虛擬政府的目標就是要比現實政府更先進,要將“物理上多個部門,邏輯上一個政府”切實踐行,以政府門戶網站體系建設為抓手,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電子政務由管理時代趨向于治理時代。
(二)融合和創新過程中值得關注的動向
第一,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目前還處在初始發展階段,互聯網發展的趨勢是什么?是基礎設施,是服務,互聯網本身就是一種服務,而且所有的互聯網都要基于服務。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