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廠家方面,國外企業由于市場基數較大,發展較為穩健,增速相比而言較低。而不少國內企業,由于開發出的伺服產品在質量上有保障、價格優勢明顯、且在銷售模式上又有本土優勢,得到了市場的認可。2011年,埃斯頓、東能、匯川、和利時等品牌在市場上備受關注。
國外企業:
2011年,西門子伺服產品在中國的城市化和環保業務上有較大貢獻,同時,其在風電領域,尤其是海上風電業務上有所突破。2011年其伺服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2%。
安川電機2011年在優化伺服產品性能上加大力度,并有一定的收獲,同去年相比銷售額略微上漲。
路斯特專注市場開發,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了供風力發電變槳運動控制使用的伺服系統上,并在該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收獲。漲幅超20%,市場增長較快。
臺達在2011年表現一般,不過其穩住了自己的市場份額,鞏固了自己的市場地位。
需要說明的是,松下伺服銷量減少。2011年,受中國伺服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日元升值的影響,松下伺服的銷售額同去年相比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降幅達15%。不過,松下的目光正在轉向新能源等領域,希望在新領域里有所成就。
國內廠家:
埃斯頓2011年在提升產品性能上加大了研發投入,把產品定位在服務高端市場上,同時加大了產能,可年產10萬套伺服驅動器和伺服電機,并把產品引入到了廣告技術設備上。
東能憑借自己的研發實力,從06年剛成立到2011年產品銷售額突破兩億,可謂飛速發展。2011年伺服產品的銷售額增速達70%。
匯川得益于公司的多產品組合銷售策略在小型自動化設備行業的有效實施,公司的伺服產品在2011年進一步壯大了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和利時在2011年擴大了自己的產品線,在大功率伺服、數字化步進、高性能伺服產品以及多款行業專用控制器等方面加大了研發投入,并取得了較大進展。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