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有前端系統對網絡是利用多于依賴、而無前端系統則是依賴重于利用。
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對怎樣去組建數字化安防系統,我總結出 “重前輕遠、結構轉化、低視高能”,系統設計時應著重考慮這三個方面。
1、“重前輕遠”的系統結構
“重前輕遠”即是重前端、輕遠程;所謂“前端”,即前端系統;所謂“遠程”,即前端系統以外的其他上位系統。
前端系統尤如一棟大樓的基礎,系統穩定可靠首先取決于前端系統。因此,首先應把設計的重心放在前端--這就是所謂的“重前端”。前端系統應盡可能做到不依賴于其它任何輔助系統(如計算機網絡),能獨立完成探測、監視、控制、存儲等基本工作內容;實行高質量、高可靠性的信息傳輸和存儲。如網傳應采用可控的認證傳輸、存儲宜采用可靠性較高的RAID模式存儲;能實現所轄范圍的集中管理,并能與相關的安防子系統實現聯動。
遠程系統往往多用于系統管理/值守監督/指揮調度/信息共享。所謂“輕遠程”并不是輕視這些安防工作內容,而是說其可靠性相對前端系統而言要求較低,系統構成可簡潔一些,避免形成“頭重腳輕”的系統。
2、“結構轉化”的靈活運用
在許多場合,有前端系統和無前端系統是可以轉化的,可酌情而定,舉例說明:
某些系統是在原有的網絡平臺上建立的,如學校校園的視頻監控系統。普通區域采用IP攝像機直接實行網絡監控當然是最簡單易行的做法,但重要場所則應作適當的改進和轉化,把攝像機由無前端系統轉化為有前端系統。大多數情況下要實現類似的轉化是完全可行的,只需在網絡設備間增加一些設備即可。
3、“低視高能”的中心配置
即降低對監視(監聽)設備的要求、加強系統的智能化建設,減少系統對值守人員視聽覺的依賴,盡量避免人為的錯漏。有些地方的系統控制中心,投入大量的資金設置了繁多的監視屏、甚至是配備了豪華壯觀高清的大面積屏幕墻,試想,這樣做除了給視察者帶來面子、讓參觀者發出感嘆者外,對安防系統本身能帶來什么有實際意義的效用呢?因此,系統設計中應簡化視聽設備、同時增加智能識別內容以便將視聽解釋轉變為機器解釋,提高系統的實用性--這也恰恰說明了智能化是系統發展方向的一個主要原因。
記者:您從事安防設計工作十余年。先后負責了廣西多個中、大型監獄的安防系統設計和多個園區的智能化、安防系統設計。請您談下在這十幾年的設計工作中,給您體會最深的是什么?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