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周二報導稱,重慶市政府表示"十二五"期間,全市工業將累計投入1.5萬億元,重點振興電子信息產業、汽車產業、先進裝備制造業等七大工業產業,工業總產值將突破3萬億元。
其中,未來三年,電子信息產業全行業累計投入3,000億元,汽車產業累計2,000億元,先進裝備制造業2,500億元。
本地媒體天津日報則報導稱,天津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初步確定今后四年投入1.5萬億元重點建設十條產業鏈,進一步壯大該市產業規模、調整產品結構、促進產業聚集。
報導援引相關負責人稱,擬構建的十條產業鏈,規模將從現在的1.2萬億元擴大到2016年的四萬億元,具體包括規模達萬億元的石油化工產業鏈和重型裝備產業鏈,以及汽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物聯網云計算產業鏈等。
重慶市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1萬億元和7,570億元。天津去年GDP和固定資產投資額分別為11,190億元和7,511億元。
中國經濟當前面臨持續下行,但業界普遍認為中央不會出臺類似金融危機時期的大規模刺激計劃,不過,地方版的刺激計劃卻是此起彼伏。
湖南省省會--長沙市7月九發布195個重大推介項目,投資額逾八千億元,以期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激活潛在市場需求。
野村證券經濟學家張智威在最新報告中稱,寧波、南京、廣州、長沙、重慶等市均宣布促進投資和增長的計劃。預計這些地方刺激計劃將有助于經濟在下半年反彈。
中國二季度GDP同比增速7.6%,創下逾三年來新低。而7月生產、消費、外貿以及信貸數據均不盡人意,凸顯當前中國經濟的增長壓力。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