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赫爾曼(Lothar Herrmann)在2020 西門子工業論壇上的主旨演講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歡迎參加西門子工業論壇。
我很高興今天能以線上的方式與大家相聚。
新冠肺炎疫情讓全世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焦慮,甚至恐懼。危機時刻,作為中國工業的一份子,我們眾志成城、共抗疫情。面對挑戰,大家齊力同心、風雨同行。一路攜手走來,我們共同經歷了最為艱難的時刻,F在,我們需要同樣的勇氣和團結精神,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并肩前行。
2020西門子工業論壇的舉辦恰逢其時。讓我們遙相攜手,探索新機遇、取得新突破,韌性發展,共創數字化未來!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讓人觸動的小故事。
就在三個月前,西門子收到了一封來自湖北省政府的感謝信。信中說道:“西門子切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擔當,主動向湖北省伸出援助之手……目前,疫情肆虐全球,西門子如有需要,湖北省愿意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回饋關心支持過我們的朋友。”
恐怕沒有什么比這更讓人感到欣慰的了。在困難面前,西門子人挺身而出——有人與時間賽跑,38小時火速馳援雷神山醫院建設;有人勇于創新,短短一周就研發出智能消毒機器人;還有人慨然堅守,保障客戶業務持續運營。
不僅僅是西門子,我相信,你們每一個人都盡己所能地為這場戰役貢獻力量。我們有著共同的信念:心系社會、堅守承諾、勇擔責任。正是這一信念支撐著我們砥礪前行。
此刻,我和大家一樣也牽掛著那些受疫情影響的企業。許多企業供應鏈斷裂,業務運營受阻。世界瞬息萬變,企業或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和市場波動。現在,我們應當思考:如何重塑工業,實現未來更加穩健和可持續的發展?
對于這個問題,大家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從我的所見所感而言,我相信,應對挑戰的關鍵在于韌性。在后疫情時代,具備韌性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韌性意味著:
• 具有適應力,應對無法預知的挑戰;
• 在逆境中奮起,并努力前行,謀求新生;
• 企業不僅需要技術上的充分準備,還需要完善的響應機制、供應鏈的優化、杰出的領導力,以及員工思想觀念的轉變。
• 歸根結底,韌性來自數字化轉型!
疫情讓全球社會和經濟活動幾近停滯。但同時,它也全面加快了數字化進程的步伐。在西門子,我們的愿景是盡己所能地釋放數字化潛能。一直以來,我們始終引領數字化變革最前沿。今天,西門子已成為全球頂尖軟件公司之一。2019年,《哈佛商業評論》發布了過去十年全球20大轉型企業榜單,西門子在工業工程公司中名列榜首。
從數字化企業和智慧城市到可持續能源與互聯交通,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正向著美好的數字化愿景全速前進。
首先,我們的“數字雙胞胎”技術實現產業全價值鏈在虛擬和現實世界的映像與融合。它使客戶能在虛擬世界中創建、仿真并整合從產品、生產到性能的所有環節。這意味著制造效率與柔性的飛躍。
其次,借助人工智能、工業云、邊緣計算、工業5G和增材制造等前沿技術,我們開啟提升智能制造生產力的無限機遇。
最后,但同樣重要的是,在統一的生態系統中,我們的數字化平臺融合數據、流程與業務模式,讓協作與創新邁上新的臺階。
正是這些進步讓制造企業無論是身處危機之中,還是在長遠的未來都更具韌性。例如,企業能夠預測市場波動,根據不斷變化的需求調整生產,持續為客戶提供遠程服務,甚至借勢轉型、化危為機。所有這些都證明了關鍵的一點:邁向未來、韌性發展,數字化是最佳路徑!
在數字化發展道路上,沒有人可以獨自前行。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數字化平臺意義非凡。這里的“平臺”并非是指某種特定的技術或產品,而是一種兼容并包的業務模式:連接業務、技術、資源和知識,實現規模效應。
在西門子的數字化平臺上,有三大要素相輔相成:核心技術、行業知識與經驗,以及生態系統。通過這些要素,我們打破“信息孤島”、適應變化,共同開發解決方案,從而為客戶、合作伙伴和全社會創造價值。
截至2019財年,在中國,
▪西門子基于云的開放式物聯網操作系統MindSphere已為上百家工業企業提供服務;
▪在北京,我們建立了西門子在德國以外的首個人工智能實驗室,幫助客戶開展智能預測、高級診斷和自主優化等應用;
▪通過舉辦14屆“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我們已經幫助培養了近50000名創新型人才;
▪在Siemens Advanta,我們的物聯網專家為各行各業的客戶量身定制數字化解決方案;
▪此外,我們已攜手廣東省、武漢市和重慶市等全國多個省市,讓數字化愿景落地,切實惠及大眾。
得益于我們數字化平臺的深度和廣度,企業能夠保持韌性,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一平臺并非僅僅關乎“你”或“我”,而是關乎我們共同的生態系統。我們守望相助,讓關鍵所在,逐一實現。
其中一大關鍵所在便是數字化已非空中樓閣,而是已成為切實可行的藍圖,并逐步落地生根。我相信大家也感同身受。
西門子已幫助中信戴卡等數百家中國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企業解決方案。我們正引領中國工業數字化更進一步。
在汽車行業,北汽新能源基于西門子“數字雙胞胎”技術和Si-car標準在青島打造了一座數字制造基地,其產品上市時間縮短了40%,維護成本減少了30%。
在水泥行業,華潤水泥正以全新的方式激發大數據的能量。在其位于廣西的智能水泥工廠,西門子的人工智能技術幫助避免意外停機,而我們的工業網絡信息安全解決方案則保護工廠免受網絡攻擊。
在鋼鐵行業,西門子與河鋼集團的戰略合作正結出累累碩果。去年6月,我拜訪了河鋼集團,親眼見證了這個鋼鐵巨人是在如何利用西門子的MindSphere、數據分析和增材制造等技術創造價值。我相信,河鋼正向著宏偉的愿景穩步邁進,那就是要成為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河鋼集團的智能化無人料場。這是中國鋼鐵行業最大的無人料場之一,其日常運營僅僅需要三個人!即使面對疫情等突發危機,料場仍然可以正常運營。
這些都是生產力和韌性發展的最佳例證。而現在,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在數字化的廣闊天地中書寫自己的篇章。
在這里,請允許我補充另外關鍵一點:盡管技術至關重要,但它僅僅是數字化的冰山一角。數字化是一項“CEO工程”,涉及企業的方方面面,包括戰略、流程、業務模式、組織、人才和公司文化等。而最重要的是從實際需求出發,制定最適合的數字化路線圖。請相信,通過我們貫穿評估、咨詢、集成實施和優化服務的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西門子將一如既往地支持企業的數字化旅程。
我們深知,數字化旅程將不會一帆風順。但作為一家已在中國櫛風沐雨近150年的企業,西門子向來無懼挑戰。隨著運營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制造業的未來已觸手可及。
機器與機器“對話”,自主定義生產路徑。工廠和工廠在云端交換數據和洞察,實現更好的協同與優化。人們只需輕點鼠標,便能享受產品定制和送貨服務。西門子正將這些美好的場景變為現實。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端!
同時,中國政府正大力發展“新基建”,推動在5G、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創新,旨在為經濟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西門子的優勢與“新基建”的發展方向完美契合。
女士們、先生們:人們會因為疫情記住2020年,但我們同樣會記得,正是在這一年,我們共同開啟中國工業的重塑和升級,實現韌性發展。
在西門子,我們讓工業更進一步,為中國,也為世界。憑借全面數字化業務組合與平臺,西門子是中國工業的理想合作伙伴!我們以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和服務,支持企業從訂單到交付完整價值鏈的數字化轉型!
當前,雖然我們仍要保持社交距離,但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齊力同心。只有通過共建生態系統,我們才能使中國工業迎來疫后更快速、更強勁的發展。
讓我們保持健康、保持聯絡。我期待早日與大家在線下相見。
謝謝大家。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