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我國現有各類計量儀器企業六千多家,已經形成門類品種比較齊全,具有一定技術基礎和生產規模的產業體系,成為亞洲除日本以外第二大計量儀器儀表生產國。九五以來,我國計量儀器儀表產業總的形勢是向前發展的。產品在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總線化等發展方向上緊跟國際發展步伐,涌現出一批技術先進的新型產品,一批具有相當規模的民營企業的崛起,是我國計量儀器產業發展的新生力量。應當清醒地看到,雖然我國計量儀器儀表產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遠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科學研究,國防建設以及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日益增長的迫切需求,我國計量儀器產品,絕大部分屬于中低檔技術水平,而且可靠性、穩定性等關鍵性指標尚未全部達到要求,高檔,大型儀器設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中檔產品以及許多關鍵零部件,國外公司同樣占有國內市場60%以上的份額。
我國計量儀器發展現狀:
1.種類齊全
幾十年來我國儀器科技產品基本上劃歸機械系統管理,但是作為信息源頭的儀器儀表,機械部門的儀表企業不能滿足其他行業的需求,所以在信息、科學、教育、國防科工、航天航空、石油化工、食品醫藥等20多個部門先后建立了一大批有相當規模的儀器儀表企業,這些企業生產著種類齊全的計量儀器。近20年來有大量民營生產企業進入計量儀器領域,并且形成規模,同時國外企業以獨資、合資、合作形式在中國建立生產廠。
2.企業規模小效率低
2005年我國儀器儀表行業規模總產值約為1780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975%,2006年儀表行業的增長率超過26%,2007年的年增長率也會超過20%。整個儀器儀表行業銷售的絕大部分份額來自工作計量儀表,計量儀器的銷售份額比較小。以上海儀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集團內生產計量儀器的公司的銷售額只有幾千萬元,從業人員只有數十個。同時我國整個行業的效率與國外同行相比只有人家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3.產品檔次低
目前我國國產計量儀器的檔次還比較低,省級及各行業計量中心以上計量技術機構的主要標準器采用國外產品。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雖然在“NIM4激光冷卻-銫原子噴泉時間頻率基準裝置”和“量子化霍爾電阻基準”項目連續兩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但是我國生產的大量計量儀器還是處于低端水平。例如:在我國廣泛使用的標準水銀溫度計,歐盟委員會做出決定,從2005年起的4年內,水銀溫度計將從歐洲市場上消失,2011年起禁止這種溫度計出口,歐美已經大量使用數字溫度計。無論從安全性、環保、使用方便性和準確度方面水銀溫度計都無法與數字溫度計相比。從高端儀表方面看,我們可以看到可以校準51/2和61/2位數字多用表的計量儀器幾乎全被美國FLUKE壟斷。
制約我國計量儀器儀表產業發展的因素。我國計量儀器儀表發展滯后,存在許多問題,面臨嚴峻的形勢,其主要因素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科技創新及其產業化進展滯緩
現代計量是光、機、電、計算機和許多種基礎學科高度綜合的產物,對新技術非常敏感,是現代產業產品中更新換代頻率新技術應用和發展極迅速的門類之一,每年都有一批新產品推出,特別是當今信息時代,競爭日趨激烈,稍微放慢發展速度,就會被遠遠拋在后面。在已經跨入21世紀的今天,我國計量儀器儀表的普遍水平還停留在20世紀80年代初國際水平上,大型和高檔儀器設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許多急需的專用儀器還是空白,中低檔產品保證質量上還有許多難關需要攻克。科技創新及其產業化發展滯緩,是制約我國計量儀器儀表產業發展的一個“瓶頸”而制約我國計量儀器儀表產業科技創新和發展滯緩的主要因素有三個:第一是科研經費嚴重不足;第二是人才匱乏;第三是缺乏官、產、學、研、全、用的有效結合。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