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作為環保投資的基礎性行業,必然是市場啟動的最先獲益者,去年12月底,環保部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首次增設了PM2.5平均濃度限值。而今年起,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就將開展PM2.5監測。至此,環境監測憑借PM2.5迅速進入人們的關注視線。
一旦市場啟動,競爭必然不可避免,國內外監測設備廠家進入市場競爭的重要階段,由于當前市場采購需求龐大,眾多廠商都期望能夠成為首批儀器采購的供應商,以便為后期的市場推廣打下堅實的基礎。日前,《環境監測“十二五”規劃》已印發,作為行業的指導性文件,將對行業后期的發展產生指導性意義,行業的啟動較預期有所提前。
PM2.5只是監測中的一個指標,未來將有更多的指標被納入監測范圍,同時,若空氣監測范圍逐步擴大到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未來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十二五”期間中國環境監測有望基本實現“市縣能監測,省市能應急,國家能預警”的目標,環境監測整體能力有望大幅增強。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環保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隨著各地空氣質量監測要求的逐一落實,相關設備的采購工作也將提上日程。對國內外各大環境監測設備企業來說,這不啻于一場數億乃至數十億容量的“盛宴”。據了解,目前雖然國產與代理進口環境監測設備在毛利率上仍有一定差異,但隨著PM2.5監測儀進入大規模采購,國內廠商的競爭優勢將會凸顯。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