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份公安交管局下發了“一盔一帶”行動通知后,各地積極推動新一輪安全監控計劃,新政于6月1日開始執行,將查處摩托、電動車等駕駛員不佩帶頭盔的危險行為。此則消息使頭盔產品成為暢銷品,一時間,頭盔市場上需求量暴增。
據悉,在義烏買頭盔的人已經擠爆了整個商城。就幾天時間,一些廠商的訂單已經排到了6月份,工人都在加班加點趕貨。新時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報告指出,新政實施臨近,頭盔缺口達到2億。目前一些工廠已經停止了接單,內部人員表示接了也完不成。
和口罩的情況一樣,頭盔需求是在短期大帳增加,并且價格出現上漲趨勢,頭盔自動化行業機遇正在爆發,設備廠商又開始忙碌了。生產頭盔會用到注塑機,目前國內注塑機企業有拓斯達、伊之密等,其機械零部件有匯川技術和信捷電氣等。
在口罩行情下,拓斯達股價表現強勢,短短幾個月時間市值就翻倍了。如今,頭盔紅利已經到來,這又將給自動化廠商帶來機遇,尤其是注塑機設備商,有望乘風破浪,再創新高。
拓斯達在注塑機方面擁有10多年的技術積累,其配套設備包括直角坐標機械手等產品。目前拓斯達已經形成了機器人、軟件開發、系統集成和工業互聯網等一體化的自動化服務。去年,拓斯達業績增長了38.58%,凈利潤達到1.83億元。
疫情下的自動化產業
進入2020年,整個制造業籠罩在新冠病毒的陰影下,工廠復工延遲,業務訂單縮減,對于很多工廠來說,都面臨著一場生死較量。不過,嚴峻的環境考驗下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機遇,口罩、防護產品的自動化生產、醫療機器人、消毒機器人等市場正地走熱,許多自動化廠商和機器人企業都轉戰口罩生產和醫療自動化。
疫情期間,拓斯達推出二代全自動一拖一、三代高速面體機等平面口罩機,新松自主研發了全自動平面型醫用外科口罩生產線和全自動折疊型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還有,埃斯頓將運動控制和機器人解決方案用于口罩生產,并宣稱有良好的訂單回饋。
為了減少病毒的傳播,一些工廠開始大量投入機器人。據報道,深圳一家手機工廠最近采購了50臺工業機器人,這些機器人主要用于打磨,機器人的使用可以減少病毒感染的風險,并且為廠商節省掉口罩、消毒水和檢測等支出,確保生產線高效運行的同時,節省了更多的成本。
除了口罩生產設備,用于醫療和防疫的機器人也開始走熱,例如普度科技推出自動測溫模塊,將其送餐機器人就成為一臺檢測設備。此外,普度科技還推出了一款室內消毒機器人,通過對消毒液霧化來達到消毒的效果。可見,機器人正在打開更多的應用場景,變化的市場需求為廠商提供了思路。
生產線向柔性化轉變
不管是口罩生產,還是頭盔自動化,都是一種短暫的市場需求,生產廠家必需快速調整現在的設備,在紅利消失之前把產品推向市場,這樣才能把握住當前的機遇。同時,這也體現了現代制造業需具備快速響應的能力。

傳統的制造業如果要上線一款新產品,這可能需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進行包括設計工藝、開模,采購新的設備,進行機器調試等。不過,自德國工業4.0概念提出后,制造業的模式有了新的定義,通過數字化虛擬技術和現實中的生產線連接,可以模擬整個生產流程,實現更靈活的柔性化制造系統,使得生產過程更加順利。
柔性化生產線可以實現小批量、多批次產品的快速生產,廠商只需要稍做調整就能夠對接上新的產品生產需求。通常這些生產線通過物聯網與強大的云服務器連接,并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分析,從而達到更好的生產調度效果。
現代工廠正在通過機器換人提升生產效率,同時可以達到更高的靈活性,例如導入自主移動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以根據指令,執行物料搬動的任務,同時能夠計算出最佳路徑,如果運輸過程發生突發情況,遇到意外的人或障礙,它能夠重新規劃路徑,無需人為干擾的情況下,仍然能順利完成運輸任務。
未來的制造業中,在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機器設備將擁有了腦力思考的能力,能夠靈活應對生產上的各種變化,例如通過識別產品或者組件的種類,而確定采用哪種組裝方式。也就是說,同一臺機器能制造出不同類型的產品。這是現代制造業一個重要的方向,為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而生。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