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東方日立二十周年慶典儀式在成都圓滿結束。其中,《變頻器世界》作為變頻器行業的專業品牌雜志,受邀參加此次周年慶典的全程報道。同時,《變頻器世界》總編劉強先生以媒體代表身份為東方日立二十周年慶典發表了演講,以下對演講內容做了不改變原意的整理編輯:

《變頻器世界》總編劉強先生以媒體代表身份為東方日立二十周年慶典發表演講。
各位專家、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上午好!今天對于東方日立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也是一個值得被變頻器行業銘記的日子。作為變頻器行業的老媒體人,以《變頻器世界》總編身份受邀參加此次東方日立二十周年慶典,我深感榮幸,并表示深深地感謝,祝賀東方日立二十周年慶典圓滿成功,也希望下一個二十周年我們仍然聚首于此。
回想20年前,中國工業的運轉主要依靠著體量龐大,常年高速運行、卻不調速的高壓電機,這對能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受制于技術瓶頸,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似乎一切都顯得束手無策。
但是,正是因為一批有著時代責任感的學者、工程師、技術專家們潛心投入科研,包括像崔楊老先生等一批在變頻器與電力電子領域的先行者,他們從作坊式的研發樣機開始,一點點地努力填補著國內高壓變頻技術的空白,為國內高壓變頻產業化發展做出了“從0到1”了不起的貢獻。
在這之前,還有一批參與中國工業建設的跨國企業,包括大約從1995年,東芝在寶鋼的第一個多電平項目運行開始,到2004年日立與東方電氣的成功合資,直到今天,日本企業精益求精的精神依然為快速成長的國內工業企業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
現在,我們也欣慰地看到,國產高壓變頻器在冶金、發電、化工、石油等眾多行業中落地運營,并且逐漸成為國家節能環保事業的主力軍。
在這20多年的變頻產業發展歷程中,《變頻器世界》作為國內第一本關于變頻器技術與市場的專業性期刊,從1997年創刊至今,記錄了一個個從高校、科研院所到上市公司從業者,以及成千上萬為民族變頻產業進步做貢獻的個體。今天,無論他們是功成名就,還是名利雙收,這都是對深耕制造業從業者的一份份實實在在的嘉許。
正是因為背后無數個個體心無旁騖搞科研,腳踏實地做產品,才使得現在國產變頻企業能夠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甚至直接與國際一流品牌同臺競爭。
在高壓變頻領域,東方日立作為其中的佼佼者,正是在特定的歷史時刻接過歷史的責任,高起點、高標準踏進高壓變頻器領域?梢哉f,是走了一條很少人走的路,正因為如此才有了現在的與眾不同。在東方日立,有一批年輕的青年才俊,一干就是堅持二十年,他們彌足珍貴的匠心,不斷創新,正是因為有這樣一批懷揣產業情懷的年輕人,讓我們感受到東方日立二十年來的巨大成就。
都說,十年磨一劍,二十年更顯功力之深厚。如今,東方日立不僅成為變頻行業中外合資企業成功的典范,更是國內高壓變頻器的先行者,也是引領者。它以先于同行的責任與匠心,引領了產業的穩健發展與不斷強大。作為記錄這個行業成長變遷的媒體人,我為這樣的東方日立感到自豪。
在這二十個年頭,東方日立不僅積累了豐富的工程項目經驗,而且從旁通技術到并聯技術,從異步感應電機到大型同步電動機,在這些極具里程碑意義的技術迭代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可靠性極高的高壓變頻產品。
在變頻器產業化推廣中,東方日立也許相對低調,但是確確實實是一步一個腳印,憑借質量收獲用戶信賴,憑借口碑傳播企業價值。在火力發電、城市供水、采礦冶金、工業裝備等等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工業,東方日立推出的變頻器不僅為行業用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節能效益,也為整個社會的節能環保事業貢獻了源源不斷的力量。以技術起家,從服務企業到造福社會,孜孜不倦,我為這樣的東方日立倍感驕傲。
今天,我欣慰地看到代表著民族品牌標簽的東方日立扎根于成都,又在全國各地結出了一個又一個碩果。在這座擁有1600萬常駐人口的網紅城市,也是全國2000年同城同名唯一不變的千年古城,這座城市的恒心、恒業也滋養著扎根于此的一個個企業。東方日立深耕于此,她成長的腳步必然更加充滿力量,壯大的速度必然會更加地敏捷迅速。與外界看好成都的未來發展一樣,我對東方日立的未來更是充滿期待!
東方日立從40億的高壓市場脫穎而出,也進入了40GW的光伏市場,更向著4000億后變頻器服務市場發力,向著軌道交通、船舶、儲能等等海洋新能源方向邁進。
在上午的論壇討論環節,東方日立以自己的戰略行動與合作伙伴的實踐很好地回應了高壓變頻器技術的趨勢和當下——大容量、高密度、高可靠性,讓產品向著更高端的工業裝置市場進發,以新型化支持并引領智能制造。
東方日立以及在座的供應商、代理商、合作伙伴不斷踐行著節能減排與綠色智造行動,為中國的節能事業做出卓越努力。相信在下一個二十年,我們能看到東方日立這座綠色的巨輪傲然航行在全球電力電子巨大的海洋上!
謝謝!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