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政策引導 終回本真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產業的不斷推進,對于多層面呈現的專業群體來講,產業已經到了返觀內心,恢復本真的階段。
專家表示,近兩年物聯網發展,特別是從去年年底、今年年初開始,自工信部出臺《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后,已經漸漸趨于理性狀態。“十二五”規劃中有幾大亮點,其中最大的亮點是規劃對物聯網產業判斷十分精準到位,因為物聯網還是處于從產業培育形成到規模發展這樣的階段,所以規劃中沒有寫入數據,這樣一來,國家不看重數據,地方政府就不能在數據上亂吹,這個問題對于物聯網的冷靜有很大作用。
物聯網市場目前概念操作已經告一段落,產業內各個企事業單位都靜下心來,思考與分析,尋求突破點。專家稱,目前一些應用不斷見諸報端,再加上運營商無線城市的建設風潮一浪蓋一浪,在一部分城市已經初具規模,建設風潮過后必然會落實相關的應用,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慧醫療、平安城市等應用,未來3至5年,以無線城市的拉動,給物聯網市場注射一針興奮劑,會有很大的發展規模與市場表現。
物聯網的雛形就像互聯網早期的形態局域網一樣,雖然發揮的作用還有限,但昭示著遠大前景已不容置疑。三年來,物聯網已被認定是社會的新動力,可以創造了一種新的比互聯網大的經濟模式,一個嶄新的智能化時代已經被激活。
在路上:為物聯網的夢想前進
雖然物聯網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但依然面臨諸多問題與困難。我國物聯網技術標準在國際還處于初創階段,沒有形成一整套系統化的標準體系;雖然物聯網市場前景廣闊,但目前整個行業尚未出現穩定、有利可圖的商業模式;面對高端的RFID傳感器80%左右都是進口的情況,還要突破核心技術的缺乏。
盡管,目前物聯網在中國的發展確實存在一些問題,盡管一些標準不統一,市場有些混亂,對應用的落實還在繼續之中,還有隱私、安全以及技術標準等等一系列問題。但隨著我國物聯網技術應用與產業發展的逐步深入,中國的物聯網發展已經具備了一些國際物聯網發展的共性特征,也呈現出一些鮮明的中國特色和階段特點。同時,在回歸本真與理性的軌跡上,取得不同階段的發展與成果。三年中,成績與挫折并行,歡笑與汗水共存,未來“感知中國”、“物聯天下”依然在路上。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