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血壓患者多達2億,且隨著人口增加、老齡化加速,高血壓患者還會不斷增多。但根據調查結果,我國人群高血壓知曉率和控制率均較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廣大公眾不太了解血壓波動規律,或測量方法不夠規范。
據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所長、中國高血壓聯盟副秘書長、國際高血壓學會理事王繼光教授介紹,人的血壓總是在不斷變化的,晝夜間有節律性變化,通常白天血壓較高,夜間血壓較低。受情緒、體位變化、噪音、氣溫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如果測量血壓的條件不夠穩定,即便連續測量的幾次血壓也可有較大幅度的波動,甚至達到10毫米汞柱以上。
因此,王教授指出,不能僅憑偶爾兩次血壓測量的差別情況來判斷血壓計的穩定性或準確性。電子血壓計與水銀血壓計均采用袖帶測量技術,但因電子血壓計不需要測量者聽音、讀數,因此更為客觀,更可能監測到人體血壓的波動與變化。
僅僅因為電子血壓計讀數總不相同而斷言“電子血壓計不準”是不科學的。一項實驗結果表明,電子血壓計與水銀血壓計測得數值基本一致。用水銀血壓計和用電子血壓計各次測量血壓,檢測結果之間的平均波動量(或偏移量)和偏移方向基本一致,波動量的差距均不超過1毫米汞柱,這項實驗是采用水銀血壓計與歐姆龍電子血壓計(OMRON HEM-770A),由85名受試者同步測量得出的結果。
據悉,由中國高血壓聯盟、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壓委員會和中華高血壓雜志聯合組成的中國血壓測量工作組,歷時4年,經過多次召開研討會和修改,近日公布了《中國血壓測量指南》。《中國血壓測量指南》強調血壓測量按程序規范化操作,提高血壓測量質量,進一步提高高血壓診斷和評估水平。
世界高血壓聯盟主席劉力生教授指出,家庭血壓測量是廣大公眾在家庭測量血壓,可反映患者清醒狀態下的血壓,也可鑒別白大衣高血壓和隱蔽性高血壓等,還可幫助評估高血壓的治療效果,是經濟的易于操作的血壓測量方式,“指南”建議應積極推廣。
因此,有條件的家庭最好能備一個血壓計進行自測血壓,王繼光教授建議采用國際標準認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王教授介紹說,全自動電子血壓計不但能夠準確測量需要,而且它操作簡便、人為誤差小、無尾數讀取偏好,能更好地反映血壓波動情況。而水銀血壓計則因測量時間長、技術要求高、主觀誤差大以及汞污染等問題將逐漸被淘汰。
那么,如何正確使用電子血壓計呢?
1.測量前的準備工作:在測量血壓前必須在安靜環境下坐位休息5~10分鐘,運動后則必須休息30分鐘,使身心放松,呼吸、心率平穩,然后再開始測量。同時應避免測量時情緒緊張,精神不安,測量血壓前嚴禁吸煙、飲酒、淋浴。
2.體位、姿勢和操作:測量者取平臥或坐位。測量時肘關節與心臟在同一水平,上臂伸直略外展。袖帶氣囊緊貼皮膚,下緣距肘彎橫紋2~3厘米,不要過緊或過松。
專家提醒,使用電子血壓計建議取平均值。醫生解釋說,正常人的血壓在上午8~10點,下午4~6點處于高峰值,到夜間時血壓比白天下降10%以上。所以,某一時刻的血壓不能代表整體血壓水平。建議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作為血壓水平的參考值。或者選擇有記憶功能的電子血壓計,如歐姆龍全自動電子血壓計。以克服因上述生理變化導致的誤差。在選購電子血壓計時,可盡量選擇有多次記憶功能的上臂式血壓計,以便計算平均值。在記錄血壓值同時,還應記錄測量日期、時間、地點和活動情況,以便自己和醫生參考。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