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耐德電氣中國區副總裁、工業事業部變頻系統業務負責人
北京利德華福電氣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偉中
         如今,利德華福已成為國內高壓變頻器的品牌代名詞。我們試圖探析利德華福二十年的成長故事,也試著站在更廣闊的視角,更進一步了解利德華福加入世界500強施耐德電氣集團后,它堅持的理念文化及創新戰略,在適應中西文化差異的過程中又生發了怎樣的新力量。對此,在9月6日借“創新驅動未來”為主題的2018年利德華福電氣客戶大會暨二十周年慶典之際,我們有幸采訪到了施耐德電氣中國區副總裁、工業事業部變頻系統負責人及北京利德華福電氣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偉中先生。
專注變頻系統,助力能效管理
           二十年前,在北京清華同方大廈租住的簡陋寫字間里,利德華福電氣開始了自主創新、艱苦奮斗的創業之路。二十年后,利德華福電氣不僅在北京昌平美麗的鳳凰山腳下有了屬于自己的研發大樓與生產基地,而且成為了全球500強施耐德電氣集團第一個以中國為核心的產品研發中心和高壓變頻器全球生產基地。
           從領先國內到邁進世界500強,體現了行業對利德華福產品的絕對認可。但其產品成功開發的背后,有一個更重要的力量之源——“專注、專業、創新。”
           以二十年持續深耕變頻產品系統的初心,與專注高性能產品研發的決心,利德華福在自我創新的路上開創了一個又一個的高壓變頻器“第一”:第一臺10kV高壓變頻器、第一臺矢量控制高壓變頻器、第一臺四象限高壓變頻器……
           2011年加入施耐德電氣集團,利德華福的品牌聲譽并未因此受到影響。 “施耐德在全球有幾大研發中心,包括法國PACY研究中心,奧地利Vienna研發中心,而華福在北京是作為集團全球最大的高壓變頻器研發中心,無論是工廠、產能,還是研發的力量都遠大于其他幾個研發中心。”夏偉中先生進一步解釋道,利德華福變頻器品牌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是以產品品質、服務價值以及性價比等方方面面形成的口碑效應。所以,加入施耐德集團之后,利德華福保留了自己的品牌,并且專門開發了ATV系列變頻器。現在,集團已經形成了“2個品牌”的戰略布局。
           毋庸置疑,在過去的二十年時間里,利德華福一直專注高壓變頻系統的研發,也一直以另一種姿態助力集團踐行“Life  is  On”品牌戰略理念。

           根據CDP最新數據統計,施耐德電氣集團在驅動低碳環保改革的事業中排名全球第一。利德華福作為集團高壓變頻領域最大的研發、生產、銷售中心,到底貢獻了多少力量?截止目前,利德華福正在市場運行著的一萬四千多套變頻器,每年約節能160億度電,相當于43個60萬機組的發電量,足以點亮世界12小時,同時減少廢氣和粉塵排放200億噸,為集團在工業領域節能減排做出了巨大貢獻。
           走過二十個年頭,除了專注于產品品質錘煉,專注于高性能產品研發,專注于高效服務體系構建……利德華福還將以怎樣的專注方式去塑造一個更加強大的利德華福品牌,去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
擁抱數字化,拓展新行業
           隨著互聯網與工業的深度融合,傳統的制造業正在邁向智能化、數字化。與此同時,利德華福緊跟行業與市場趨勢,并做出了積極有效的努力。從“變頻+”理念的提出到推出“變頻管家”之后,進一步升級為“變頻顧問”,再到今年年初成立的首個工業數字化運營中心,以及此次客戶會正式推向市場應用的的專注于變頻系統業務的人工智能機器人 “小嚴”……凡此種種,都是利德華福在創新與變革的驅動之下為行業進步發展做出的有益探索。
           那么,在數字化的當下,利德華福會如何定位?夏偉中先生認為,數字化對利德華福來說只是一個工具,一個幫助利德華福為客戶提供更多價值的工具。
           早在2013年,利德華福與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專家施耐德電氣共同研發并推出“變頻管家”,經過不斷地完善與創新,最終華麗升級成為”變頻顧問”,助力變頻器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服務。
     
           打造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利德華福以用戶思維,圍繞客戶訴求踐行“以客戶為中心”,構建具有行業競爭力的解決方案的出發點與落腳點。
           正如夏偉中先生所說,利德華福著眼于用戶在變頻器使用的全生命整個周期。全生命周期包括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到現場調試、參數優化;在中間的運行過程中,盡量減少停機故障;以及在設備老化故障期,如何對設備進行改造、升級,提高設備資產使用效率。
           換一個角度來說,無論是變頻顧問,還是AI機器人“小嚴”,都是用來串聯起設備整個生命周期的數字化服務工具。在設備不同的生命階段,怎么利用搜集的數據 、信息滿足客戶不同需求,為客戶提供預防性診斷、預防性維護等可定制化服務,這是利德華福一直在追求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的方向。
           在談到利德華福將如何迎接市場機遇與挑戰時,夏偉中先生告訴我們,未來,利德華福會繼續在電力、冶金等基礎很好地行業繼續深耕,也會大力發展油氣、岸電、市政等國家大力引導發展的行業。
以人為本,信任延伸價值
           2003年開始保持中國高壓變頻器市場大幅占有量,2011年加入世界500強施耐德電氣集團,2014年高壓變頻器市場銷量突破10000臺,2018年成立首個工業數字化運營中心……從產品到服務,利德華福在二十年的發展歷程中,這些具有歷史意義的時間節點以后浪推前浪的姿勢,引領著利德華福孜孜努力摘取高壓變頻器技術領域皇冠上的璀璨明珠。終于,在9月6日利德華福2018客戶大會暨二十周年慶典現場,我們欣喜地聽到利德華福獲得由教育部頒發的科技進步二等獎。這一獎項,肯定了利德華福在促進科學技術進步中做出的重大貢獻。
           利德華福不僅在技術研發上取得巨大成功,在市場競爭中也做到了遙遙領先。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夏偉中先生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人才、文化與制度流程選擇的正確性。
           在利德華福成立初期,團隊每個個體的能量都非常巨大,他們果斷勇敢地做決策,日夜兼程的執行任務。在當時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這些帶著中國艱苦奮斗的精神基因幫助了利德華福抓住行業發展的歷史機遇。但是,隨著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在夏偉中先生看來,此時,決策的質量會比速度顯得更加重要。
           施耐德電氣作為一個跨國公司,在系統管理、流程制造、人才培養以及決策質量等方面為利德華福提供了借鑒作用。
           我們在參觀利德華福生產制造工廠之后,最大的感受在于“不同”。2011年加入施耐德電氣之后,利德華福引入了施耐德的生產管理系統,以及嚴謹規范、精益生產的精神,使得生產制造的流程、規范、工具、方法更為科學。利德華福工廠生產也從早期的小批量走向了規模化、流程化。往后,利德華福的產品研發成為了有計劃、有管理、有規范的科學活動,以此確保每一次產品的開發都是可以成功復制到另一個產品的開發。
           除了制度與流程之外,從人才培養與文化認同的角度,如何看待人的價值?“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從未來長遠看,尊重員工權利,尊重員工生活品質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發展的方向。”夏偉中先生認為施耐德集團在員工幸福感,生活與工作平衡方面給了員工很大的認可與尊重。
           利德華福是生于中國長于中國的本土企業,帶著中國人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內生基因。而施耐德來自于法國,充分肯定人的價值與自由、平等的精神,在18世紀的法國大革命時期就已融入了法國人的精神血液中。利德華福升格到母公司施耐德,如何調試這兩種中西文化差異以實現企業穩定長遠發展?夏偉中先生表示,文化是一種相互適應的過程。
           以現在的中國市場來說,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其工業上升的空間仍然非常巨大,給行業的機會很多。無論是產品、服務還是業務模式,利德華福面臨的主要難題在于如何迅速滿足中國工業發展上升期的需求。這涉及要不要開發新產品,怎樣開發產品等一系列決策問題。處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怎樣找到市場痛點,如何做決策,無論對利德華福還是對行業的每一個企業來說都有一定挑戰。
     
           “客觀一點來說,我相信每一個跨國公司,都在爭取更多地把決策拿到一線,都希望讓中國、印度、歐洲、北美這樣的大市場來影響他的產品線,但想到不等于能做到最好。從這一點來說,施耐德是所有跨國公司中做的最好的之一。”施耐德依托于利德華福充分了解中國市場,將其作為施耐德集團全球最大的研發、生產、銷售中心,也充分信任利德華福每一位中國員工的價值,賦予了利德華福充分的自主權、決策權。反過來說,利德華福在做決策時,會更多地吸收施耐德集團歷史文化基因,做高質量的決策。可以說,文化是生生不息的,這也是成就彼此價值的隱性紐帶。
           現在,二十歲的利德華福,在這個被稱為“弱冠而立”“桃李年華”的青春初年,以堅守創新與專注應用為發力點,已經蓄積了成為行業制高點的力量。而在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化、數字化服務轉型升級的拐角,利德華福更有力量的品牌價值也將一一顯現。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