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系統節能工程被列為我國“十二五”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之一,是國家節能減排工作的重點領域。今年3月,國家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在全國高效電機推廣工作會議上確定,2011年全國高效電機的推廣任務是3177萬千瓦,占全年國內電機銷售量的比重約為30%。其中,低壓高效電機2000萬千瓦、高壓高效電機1000萬千瓦、稀土永磁電機177萬千瓦。
然而,近日卻有企業與行業專家反映,我國推廣大型高效電機(355kw-25000kw)存在諸多問題,包括效率測試的準確性存諸多疑問、滿足高效標準的電機產品體積過大而不利于我國海外電機市場的拓展等。本報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采訪。
“高效“的尷尬
“高效電機首先由美國電氣制造商協會提出,但其僅規定了367KW以下功率的電機,對大容量高壓電機而言,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標準試圖建立高效電機系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權威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多位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大型高效電機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高效電機效率值的規定缺乏科學依據,二是效率的第三方檢測由于電機的量大面廣無法推行,而消費者根本無法判定電機效率是否真正達到廠家試驗報告上的值。
據了解,雖然大多廠家會建立大容量異步電機的標準系列,但由于大型設備品種的多樣化及使用工況的特殊性,實際用戶直接選用標準系列電機的情況很少,即使對同一功率等級的大型電機,用戶在實際訂貨時也往往對電機的性能要求存在很大差異,大部分訂單需要非標準化設計。相對而言,小型電機由于很容易做到系列化、通用化,已不存在上述問題。為確定大型電機是否滿足高效電機的要求,大部分電機每次都要進行效率測試。而目前電機效率測試值一般都由企業自己說了算,國家根本就不具備全部委托第三方對高效電機進行測量的條件。
“我們曾在使用現場看到有高效電機標志的兩極電機,其采用頂部安裝小電機驅動的鼓風機來取代電機轉子上的風扇,然而在計算電機效率時,他們并沒有把鼓風機電機的損耗算進去,這種高效電機顯然僅僅是紙面上的高效而已。”中國某業內電機專家說。
為的是補貼?
日前,國家發改委在其網站上公布第三批“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電機推廣目錄,湘電股份、江特電機、方正電機入圍。此外,上海電機廠以及將借殼ST阿繼的佳電股份亦名列榜單之中。根據發改委的公告,此次入圍的企業共計34家,入圍產品類型分為低壓、高壓三相異步電機以及稀土永磁三相同步電機三類,入圍規格數合計分別為677、8760和45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