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發布的《儀器儀表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在未來五年,未來5年,全行業將大力推進企業結構調整,積極培育長三角、重慶以及環渤海三個產業集聚地,構成3~5個超百億元企業,銷售額超越10億元的企業過百。儀器儀表發展勢頭似乎很強勁,取得不少成績,但是存在嚴重的機構性問題,要進入世界行業前十強,仍需調整企業內部結構和產品結構。
點評:
就目前中國經濟發展而言,存在明顯的區域性差距,東部城市經濟實力雄厚,西部較落后,但是隨著東部企業的內遷,也給中西部地區帶來無限發展商機。儀器儀表企業近幾年發展勢頭強勁,但始終無法步入世界行業前五強,比如重慶四聯儀器儀表集團已經跨過了10億美元年銷售的門檻,成為中國行業第一,世界前十的儀器儀表企業,但如果放在最近幾年重慶國企實施大整合的背景下,還是可以感覺到行業天花板所帶來的發展隱憂,因為全球自動化儀表前五強的門檻也不過20億美 元。
我國儀器儀表企業內部的不合理包括部門的設置、人員的分配、及產權的分配。不過一些企業也采取了一定措施來調整。比如中小企業通過積極沖刺創業板,促進企業規范運作,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高科技投資的良性循環,提高高科技投資資源的流動和使用效率,鼓勵員工參與企業價值創造。而國有企業在國家的引導下,通過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集中力量,加強重點,提高國有企業的整體素質,按經營狀況來進行改組。而產品結構的不合理,有關部門通過做減法來抑制“長線”產品,以防產品出現趨同現象。要做強國產儀器儀表并在國際市場上取得領軍地位,行業結果的調整任重而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