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自動化市場的需求發生變化,自動化服務的銷售市場在國內正開始形成規模。與此同時,整個自動化服務的市場結構和特點也在快速地發生變化。在此之前,國內的“自動化服務”普遍指與產品銷售相配套的、免費的保障型服務,而今天,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有償的自動化增值回饋型服務,并期望借此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綜合效益。
點評:
這樣的轉變,一方面表明了用戶對增值回饋型自動化服務的需求在快速上升,另一方面也體現出用戶觀念與價值導向的顯著轉變。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話來描述,可以說,用戶在自動化服務方面“算賬”的方式正在改變。這樣的現狀,使很多在全球范圍內以自動化服務見長的公司感到欣喜,在這些公司里,自動化服務部門完全不是一個僅僅為銷售提供支持的保障性部門,而往往是作為公司的利潤中心。事實上,這些公司的服務部門在中國的業務規模也的確呈現出喜人的態勢。
首先:不管是哪一種自動化服務,用戶選擇在服務方面進行投資的最大理由,一定是期望從中得到更大的效益。在這方面,傳統的保障型自動化服務往往花費較少甚至是零花費,但其效果也往往是以一種最基本的保障形式出現,即通過自動化供應商的事后響應,降低由于各種自動化問題為生產運行造成的損失。
而有償性自動化服務看似需要用戶在前期做出更大的投資,向自動化服務供應商支付費用,但這并不意味著用戶的得不償失。恰恰相反,適當對自動化服務方面進行投資,也許正可以為用戶省下大筆可觀的費用。
其次:隨著自動化服務結構的變化,今后的自動化服務將越來越呈現出主動性,也將更加注重對用戶企業帶來的長遠的、具備可持續性的改善。這是在傳統上只注重被動響應的保障型自動化服務所無法比擬的。
這是因為,傳統的保障型自動化服務盡管不可或缺,但其能夠達到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其視角仍然停留在被動響應和減少既成損失上,且具有極大的臨時性。如果用戶希望借助自動化服務達到一種主動式、具備持續性的改善,則必須要尋求更加積極的自動化服務形式。
近年來,很多企業開始注重以預防性維護為主題的自動化服務體系,也正是為了響應這樣的主動性需求。比如,借助于備品備件管理協議類服務,用戶可以以較少的服務協議費用,得到自動化供應商在備品備件方面提供的全方位支持,有了如備件即時更新、備件優先供應、延長保修期限等服務要素后,傳統上較為復雜且占用資源的備品備件將變得更加便捷。
對于用戶企業來說,這樣的服務帶來的不僅僅是綜合成本上的節約,更重要的是,用戶可以借助這種積極主動的自動化服務,有計劃地為企業自身的運行和管理模式帶來改善。這就不僅是投入與產出的問題,更是企業持續改善業務流程的最優選擇。
對于一些企業而言,積極的自動化服務還有利于企業更好地整合資源、突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優勢。例如通過將一些非核心業務及流程以自動化服務的形式進行外包,企業可以以有限的投入來減少分散的精力,集中資源力量到最核心的業務上。在崇尚資源優化配置的現代企業管理上,這樣的選擇同樣意義重大。
由此可見,在合理選擇自動化服務方面,用戶需要把賬算得越來越細致,越來越精明。而優秀的自動化服務供應商,也將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這便是:協助用戶實現價值的最大化。這兩者的相輔相成,將為自動化服務業描畫出更加明朗的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