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鐵空落 參展人多客少
昨日記者訪問多位參展商,他們均表示本屆廣交會可以用“冷清”兩字來形容。“這是我多年參展看到的人氣最不景氣的一次。從廣州南乘地鐵到琶州展館,稀松的乘客以及到處可見的空座也驗證了我的看法,看來對外經濟的春天真的遠去了。”一位參展商用“從未有過的慘淡”來表達第一天的感受。而另一位參展商告訴記者,自家攤位總共僅換了5張名片,其中一位還聯系過數次。“在燈具、建材展區走了一圈后看到,有超過30%的展位前客戶寥寥無幾,僅有少數攤位客戶較多。”該參展商說。
事實上,在廣交會開幕前夕,主辦方對本屆廣交會的訂單成交量持相對悲觀的態度。本屆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劉建軍表示,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總體上十分嚴峻,受此影響,今后幾個月外貿形勢仍然很嚴峻。預計本屆到會客商與上屆基本持平。成交方面雖然不容樂觀,但預計仍將處于穩定趨緩區間,不會有大幅波動。

接受記者采訪的很多企業也反映,廣交會首日的客戶不是很多,有很多客戶是拿了宣傳冊就走,并沒有看產品。鴻空集團的銷售員對記者表示,首日上午的客戶比往屆明顯少了。
“從上上屆開始,我們的歐美客戶少了,目前客戶主要來自中東、東南亞、中南美地區。”浙江星星家電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營銷中心市場部總監李凡對記者說,制冷行業已經倒下了一大批中小企業,小企業擁有的客戶少,大企業目前產能相對過剩,因此競爭非常激烈。
李凡表示,在目前的形勢下,外貿企業的挑戰大于機遇。目前他們的應對措施是采用更多機械化手段和設置更嚴格的質量保障來提高企業的效率,而在外部則更多的開發新興市場。近年來,星星家電的銷量都保持著兩位數以上的增長。
蘭州電機進出口公司經理郗永慧對記者說,全球經濟的衰退和國內經濟的下行對機械行業的影響很大,他們感覺首日的客戶減少很多。而他們位于廣東江門的工廠反映,目前的情況比金融危機的時候還要糟糕。由于他們的產品生產周期較長,造價較高,一般不接受貨到付款,目前來說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緊張。
商家各顯神通吸引客戶
“我們擁有完整的產業鏈,有技術保證,同時有價格優勢,今年的訂單量并沒有減少。”廣東五星太陽能股份公司的銷售員黃小姐對記者說,如今的經濟形勢對他們來說反而是更好的機會,以前很多拼價格的小企業倒閉了,客戶回流到大企業,而他們的產品覆蓋整個產業鏈,比其他企業減少了成本,從而更有競爭優勢。
一些在廣交會場館上打“價格牌”的企業,吸引了比較多的采購商駐足。YEKALON的展位上推出了降價20%和降價40%的大展板,在建筑及裝飾材料的9.2展區的品牌通道上吸引了較多的客戶。其銷售員對記者表示,廣交會首日的采購商通常不是很多,后續幾天才是高峰期。
格力電器的客戶經理孫光輝則表示他們不打“價格戰”,而是走品牌路線。目前他們的客戶比較穩定,雖然歐洲市場上有所下降,但是對銷售額的影響不明顯。孫先生表示,現在廣交會對他們來說更多是老朋友的見面會,更多的客戶通過其他渠道下訂單。
外貿轉型期 企業在陣痛中強撐
全球經濟衰退、人民幣匯率上升、人工及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這些從金融危機以來就影響外貿企業的因素,如今還在持續,并且被大多數人認為還看不到好轉的跡象。一些外貿企業已經倒下了,沒倒下的只能強撐。品牌企業也表示挑戰大于機遇,一些企業向記者反映外貿形勢比金融危機時還要糟糕,轉型期中,只能選擇強撐。
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劉建軍表示,由于中日關系、中東政局、非洲和南美采購商與會季節性強的因素,本屆廣交會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但是即便是強撐,參展商也希望能來參加廣交會,一是也許能吸引到新客戶,二是可以看看其他同行的最新動作。
據悉,各企業都會把自己的最新產品帶到廣交會。幾年之內,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企業由于開發新產品、推出新設計、新花樣吸引客戶,從小展位換到品牌展位,這對于同行的激勵是很強烈的。
本屆廣交會安排了多個全球頂級設計機構分期展示他們的產品。來自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荷蘭、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公司將展示他們的設計理念、工藝開發、品牌營銷等內容。開辦了56年的廣交會,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不僅為外貿企業提供展示的平臺,也為企業提供學習先進的平臺。
外貿“國八條”在9月剛剛頒布,其作用或許在9、10月難以顯現。但是一些企業高管也對記者表示,從最近的政策來看,國家對于外貿企業的重視是前所未有的,如果未來真正落實,外貿企業將受惠。企業也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決心,將會通過加大研發、提高效益來渡過目前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