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顧中方一再嚴正交涉,宣布“購買”釣魚島,實施所謂“國有化”。此舉激起中國各地居民的抗議。在事態升級的一個多月里,中國市場上日本商品和服務的銷售相繼受到打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8月份日本品牌汽車在中國市場銷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而德國、美國、韓國、法國品牌汽車銷量則分別增長25%、19%、12%和4%。
其它領域的日資公司也受到沖擊。北京一些日資超市在9月11日這天被迫關門歇業。不少國內旅行社已經暫停日本旅游業務。北京有的電影院貼出告示,宣布在釣魚島危機解決之前不再放映日本電影或日本影星主演的影片。
在山東威海,日資商場永旺佳世客購物廣場在9月10日這天剛剛進行一月一度打折酬賓的“謝客日”,到了9月11日這天就不得不真的關門謝客。
對于這些事態,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9月1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針對日方侵犯中國領土主權的行為,中國消費者即使出現以理性的方式表達其立場和他們的一些想法,“我認為這是他們的權利,我們對此應該表示理解”。
他說,中日經貿合作的發展符合雙方的利益,但是互利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日方的所謂“購島”行為,難以避免地會對中日經貿關系產生負面影響。“我們希望日方妥善處理中日關系,為雙邊經貿合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
9月12日晚,根據有關部門的安排,國家多個經濟領域的研究機構連夜召開會議,研究在當前事態下經貿領域的應對之策和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