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夏期間,大量使用空調易形成用電負荷高峰,我國不少城市夏季用電高峰負荷的1/3以上是空調用電負荷,有的城市高達40%。冬季負荷高峰中,空調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調整空調負荷不但能夠改變居民和商業客戶負荷曲線、實現電網削峰填谷,而且可以培養居民科學用電的習慣,達到節約用電的效果。南瑞集團承擔的“居民用戶空調負荷實證研究”給空調用戶帶來了新的節電體驗。
智能提醒 空調用能情況一目了然
在熱辣辣的太陽下,姚國風正帶領團隊在寧夏銀川湖映康晨小區如火如荼地開展居民用戶空調負荷調控實證項目體驗用戶征集活動。姚國風是南瑞集團國電通公司的項目負責人。“這個項目的目的在于調查居民空調使用習慣,為居民提供用電分析和建議,并提供遠程管理家電手段,指導用戶調節空調溫度。”
目前,正是空調用電高峰時期,負荷不均給電力資源使用造成了嚴重的浪費。
“我們曾經做過測算,如果夏季空調溫度調高1攝氏度,空調能耗可降低8%,僅北京市400萬戶家庭就可以節省1.08億千瓦時電。”姚國風說。
以北京為例,假如空調設置溫度上升2攝氏度,那么空調峰值電力負荷可削減10%~15%,能夠緩解電力供應緊張局勢,還可減排二氧化碳約40~60萬噸。
那么,如何對居民用戶的空調進行調控呢?
智能用電管理系統就可以做到。只要智能小區的居民用戶安裝智能插座、智能家電網點等智能用電設備,安裝相關軟件,通過智能用電業務支撐平臺、居民用戶智能用電實證管理平臺進行后臺支撐,形成完整的智能用電管理系統,對用戶用能信息進行采集和存儲,就能實現用電可視化。“技術人員利用可視化系統,能掌握用戶空調的負荷情況。”南瑞集團國電通公司的智能用電技術部的工程師王姣說。
那么,用戶又是如何知曉自家空調的負荷情況呢?“目前,我們采用兩種方式。參加項目的居民被分為兩組,一組是在電網高峰時通過系統提示及短信等方式,提醒用戶開啟或關閉空調等大功率家電;二是利用控制設備直接開啟或關閉居民家中的空調等大功率家電。“空調自動關閉后居民仍可手動開啟,考慮用戶可能外出,在高峰負荷過后系統會發送短信通知居民啟動空調。”
居民體驗 找到生活節電新空間
“通過手機、電腦、智能交互終端等多種方式,居民可及時了解自己家庭的用電結構、用電量和電費信息,技術人員也會對用戶家庭用能進行分析,為居民提出節能建議。”王姣說。
通過良好的互動,不僅能夠引導居民用戶及時調整自己的用電行為,技術人員也可以根據系統所記錄的用戶用電行為、用電量和電費的變化,研究用戶用電消費行為變化及對電網的影響,為實證研究提供理論支持,對節能減排起重要作用。
“參加空調負荷調控體驗后,不僅感覺家里的電省下來了,而且用電習慣更科學了!”已經參加體驗的映康晨小區居民張阿姨告訴筆者。在這之前,她不明白什么是“空調負荷”項目,后來,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她才意識到,每戶居民小小的一個舉動,就可實現國家節能減排的目標,造福子孫后代。
“以前只要是感覺到冷了或者熱了,就隨手開啟空調,根本考慮不到節能和污染的問題。”張阿姨說,“現在,通過家里的智能終端,我們能隨時看到自己的用電情況,清楚哪些地方還有節約用電的空間。這個項目改變了我們的用電習慣,現在,我和我的家人都在有意識地節約用電。”說到這,張阿姨高興起來:“我們家每個月還真能節約幾十度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