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計算應用的不斷深入,未來中國數據中心市場將迎來新的跨越發展期,下一代數據中心將被打造成動態、智能、綠色、可擴展的云計算平臺,要實現這些,用以保障基礎設施無障礙運行的UPS同樣面臨著挑戰。
點 評:
云計算帶來的第一個要求就是標準化,作為全球領先的關鍵電源與制冷服務提供商,來自施耐德電氣IT事業部大中華區副總裁兼數據中心業務總經理曲穎表示:“施耐德電氣旗下APC的產品無論是UPS還是供配電模塊完全是標準化,可以通過熱通道遏制系統和InRow這種制冷,讓我們的制冷變成標準化和模塊化。接下來怎么樣有效管理模塊化的組建,我們擁有StruxureWare數據中心管理軟件平臺,它能夠把數據中心里面的樓宇、配電、供電、制冷,以及實際運營情況,完全監控起來,最后匯總到一個界面里面,讓你一目了然。增加設備和減少設備的時候,它會提醒你所有可以影響到關聯的應用。我們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完全能滿足標準化的要求。”
如果說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世界,現在云技算的出現使這種改變世界的能力更加大幅提高,UPS作為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重要環節,也正在把云的概念引入到UPS電源系統里。伊頓作為全球領先的多元化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制造商,基于云計算的概念推出了兩項UPS電源的新技術,伊頓北亞區技術總監王偉介紹說:“云計算是按需分配資源,UPS也希望借助按需分配來建立一個數據中心供電的能效優化模式,為此伊頓在全球推出了UPS模塊休眠這一業界領先技術。當設備計算量不大的低負載狀態時,部分模塊自動進入休眠狀態,隨著計算量的增長,模塊也會自動依次啟動并投入正常工作狀態,完全實現了按需作業,由此在提高了供電安全性的同時,減少了能源的消耗和IDCPUE值。”
在計算機網絡以及通信事業迅猛發展的推動下,當今UPS已在大量引進微處理監控技術的基礎上發展成為一種能在UPS網絡和計算機網絡之間建立起雙向通信調控管理功能。UPS網絡化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UPS及其監控系統與其所保護的負載——計算機或局域網絡間的交互作用。當電源出現異常時,UPS內部的微控制器會及時把異常信息發送給它所保護的計算機或局域網,并發出告警信息,提醒操作員或網絡管理員及時處理,并在UPS供電時間結束前自動中止計算機或局域網的運行,并將現場信息自動存盤。通過MODEM向有關人員發出EMAIL、BP-CALL等,在這個意義上UPS是其保護網絡的幾個節點。另一方面的含義是把UPS當作廣義網絡的一個獨立節點并裝上通信適配器,給UPS分配獨立的IP地址。這樣,網管員或被授權人可在網絡的任何地方通過網絡像管理計算機一樣對UPS的情況進行實時遠程監控,利用這種控制功能用戶可在計算機網絡終端上實時監控UPS的運行參數。此外,用戶還可以在計算機網絡終端上對UPS的輸出執行定時的自動開機、自動關機操作。在自動完成將程序和數據轉入磁盤操作之后,再自動“關閉操作系統”。這樣有序的關機操作,將確保用戶的軟件和數據的安全可靠。
近十年來,隨著電信產業的大發展和信息技術水平的飛速提升,大功率UPS電源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作為不可或缺的通信領域的“守護神”,大功率UPS不僅能夠防止瞬時停電和事故停電對用戶造成的危害,保障通信運營商的業務連續性,更可以有效消除電網雜波,保持電網電壓和頻率的穩定,從而為不斷更新的通信設備和網絡設備系統提供高質量的電源供應。
技術創新,一直是高端UPS市場競爭的核心。從應用上來看,包括UPS在內的動力平臺是網絡平臺正常運行的強大基礎,信息網絡技術的躍升必然反映到動力平臺之上,并對動力系統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比如,如何最大程度地提升可靠性與可用性,如何盡可能地消除諧波污染,如何做到能效的最大化,同時又不犧牲系統的可靠性等等。UPS產品提供商必須立足客戶需求,不斷尋求技術上的突破,很好地解答這些問題。
另外,整個行業繼續沿著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方向發展。隨著網絡應用的深入,用戶需求的個性化差異更大,不但要求UPS產品具備相當的可靠性與穩定性,而且更加關心整個供電系統甚至支持整個數據中心業務的物理基礎設施的可靠性和穩定性,要求廠商能夠提供電源系統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工程施工建議及完善的售后服務,以降低系統的維護管理成本。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