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總統6月初訪華成果豐富,兩國再次拓寬能源合作領域。根據兩國達成的協議,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將協助中方建設別洛亞爾斯克式核電站,該型核電站目前是全世界唯一的現役快中子反應堆核電站。
2011年福島核事故發生后,世界核能發展放緩并逐漸回歸到有序發展的軌道中。于6月4日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吸引世界53個發展核能國家代表參加的2012原子能展(AtomExpo2012)國際論壇達成的豐碩成果,以及俄羅斯總統普京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與中方簽署有關核能領域長期合作協議等,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據兩國官員介紹,田灣核電站二期工程將于今年年底開工建設。田灣核電站位于黃海沿岸江蘇省境內,俄方將繼續參與擴建工程。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總裁謝爾蓋·基里延科(Sergey Kirienko)表示,夏季到來之前,雙方將就啟動工業快中子反應堆項目,這一俄羅斯核工業優異創新產品而舉行實質性磋商。
目前在中國,該類型核電站發展尚屬空白,但俄羅斯原子能專家已經在位于北京郊外的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安裝并運行實驗性(某種意義上可稱其示范型)反應堆“中國試驗快堆”(CEFR)。2000年7月,時任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和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出席了建造“中國實驗快堆”協議的簽字儀式。中國核能戰略將按照早前曾經公布過的“熱核反應堆-快中子反應堆-核聚變反應堆”分階段逐步推進。
謝爾蓋·基里延科表示,此次訪華期間,俄羅斯代表團“討論了建造非研究性快中子反應堆的可行性”。目前,在俄羅斯只有別洛亞爾斯克核電站的BN-600型反應堆屬于該類型反應堆,而BN-800型反應堆正在建設中。謝爾蓋·基里延科未透露中國境內建造快堆的地址,但他指出:“相關部門有望于今年夏天簽署初期研究議定書。”
傳統反應堆是通過所謂的熱中子(慢)撞擊鈾235原子核使其發生裂變而產生能量,中國在該領域的進展早已從純科學研究轉到商業應用。俄羅斯很清楚,借鑒法國、加拿大、俄羅斯理念來設計建造第一批核電站的“學徒時代”在中國即將一去不復返。
被稱作“俄中合作示范工程”的田灣核電站于2009年正式啟動,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還將部分參與3號和4號核電機組的建設。如果不考慮建造安裝工作,與一期項目不同,目前很大一部分核電站設備均由中國企業自行生產,而被稱作“核島”(包括控制系統和安全系統在內的核反應堆裝置)的核電站“心臟”仍由俄羅斯承建商負責。
謝爾蓋·基里延科接受采訪時表示,田灣核電站可建設8座核電機組。兩國企業在北京簽署的政府間合作協議補充議定書中規定,用于前兩期機組的協議和規則對3號和4號機組同樣適用。基里延科指出,這包括從俄羅斯進口設備時享受一定優惠,以及可獲得俄方提供的優惠貸款等,雖然中方完全可能不需要俄方的貸款用于田灣核電站二期工程。他說:“中方合作伙伴越來越少地使用到國家優惠貸款,他們有自己的辦法。”
俄中兩國原子能機構簽署《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與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核領域合作路線圖》被視為北京會晤的另一項重要成果。除建設核電站以外,該《路線圖》中還匯集了燃料加工、廢料處理、太空核計劃等多個雙邊項目。雙方一致認為“這些計劃并非一至兩年的短期計劃,而是相當長期的遠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