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項目建設周期持續到2015年12月,計劃完成約300項技術和管理標準的制定工作,并開展20項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此外,力爭參與2-3項海工相關的國際標準制定。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該示范項目的創建,對推動我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創新、持續、協調發展將產生積極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陳鋼表示,海洋工程裝備-自升式鉆井平臺國家綜合標準化示范項目的中心任務,是將自升式鉆井平臺建造過程中自主創新技術成果及時轉化為標準成果,加快健全完善我國自升式鉆井平臺標準體系,充分發揮標準化在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創新發展過程中引領帶動和技術支撐作用。
“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建立海工標準化體系,是中國船舶工業和國內石油勘探設備制造業及石化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發展戰略。”中船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周建能說。
目前,在海工裝備業已經形成一種共識,誰制定、實施和主導關鍵技術、工藝和制造標準,誰將贏得市場,贏得主動,也就是所謂的“三流企業賣苦力,二流企業賣產品,一流企業賣品牌,超級企業定標準”。近年來,我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在自升式平臺設計、建造領域取得了一大批重大自主創新成果,部分產品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但在標準化工作方面,支撐自升式平臺設計、建造的標準體系尚未建立健全,遠不能滿足新形勢下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自主研發設計和總裝建造的整體需求。
為盡快形成我國自主研發的海洋工程裝備標準體系,推動自主研發設計能力快速提高,2011年,經上海市質監局推薦,上海外高橋申報承擔的海洋工程裝備-自升式鉆井平臺國家綜合標準化示范項目正式獲得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