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吳柏林表示,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中國機床在加工精度、可靠性、效率、自動化、智能化和環保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當前,企業要把握市場需求機遇,盡快調整產品結構,搶占中高端產品市場。
在近日舉行的第七屆中國數控機床展覽會上,沈陽機床集團推出了20臺具有國際化水準的智能化、客戶化產品參展。這是國產數控機床在向中高端市場和重點領域邁進的積極嘗試。
對此,陜西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董事長龍興元認為,我國機床業向中高端化市場進軍的方向是可取的,但是一臺或者數臺數控機床能替代進口,填補中高端國內空白實現趕超還遠遠不夠。因為往往當我國某一種中高端機床剛一研制成功,國外競爭對手馬上便使出降價“殺手锏”,阻擋新產品商品化、產業化的進程,隨后再推出同一產品的升級版和改進版。為此,龍興元表示,我國機床業要想真正實現中高端數控機床的突破,研究創新路徑、確立正向研發才是正道。
整體品牌亟須提升
我國機床行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在過去的若干年被高速增長的數字所掩蓋。如今,在增速回歸理性的過程中,行業深層次問題自然會浮出。幾十年來,機床工具行業和企業從技術跟蹤模仿到自主研發,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到集成創新,從自主創新到原始創新,我們經歷了若干個創新階段,陷入“落后——趕超——再落后——再趕超”的怪圈。事實上,其癥結在于我們沒有認真思考、真正解決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企業創新的源頭在哪里、創新的路徑是什么?
創新的源頭就是需求的終端。從技術與產業發展的關系來看,一個產業的健康發展取決于相應的技術研發,即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以及共性技術研究的持續開展,取決于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是否具有足夠的整合能力,探求技術源頭并去控制技術的演進。
而企業這種整合相關技術的意愿和能力,恰恰源于對下游用戶工藝的精準理解。實時掌握用戶需求及需求變化,基于為用戶提供工藝解決方案的創新驅動,機床行業和企業的技術研發工作才具有深度掘進的內驅力。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惠仁表示,轉型升級、品牌提升的重要標志是具備為高端細分市場服務的能力,該市場不但具有鮮明的需求特征,而且要求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