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霖指出,北京市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采取綜合措施治理大氣污染問題,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交通運輸是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也是影響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運輸部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千方百計支持北京市發展綠色交通、減少大氣污染,為進一步促進首都經濟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一是加快首都干線公路建設。重點支持北京大外環高速公路建設,加快市域內京密高速公路、京臺高速公路和京石第二高速公路等項目建設,緩解市域重點區域交通擁堵狀況,并加大對北京市國省道建設改造支持力度,提升國省道技術等級和服務水平。
二是推進城市公共交通發展。重點支持宋家莊、北苑、通州土橋、大興南趙路等綜合客運樞紐和國家公路運輸樞紐規劃內的公路客運站,以及馬駒橋、大莊、閻村等公路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
三是加快推進智能交通建設。重點支持高速公路ETC收費系統的大范圍推廣應用,并盡快擴大到京津冀地區;加快一批智能交通運行系統項目建設;支持北京市先行開展以節能減排和方便出行為導向的公交線網、運輸車輛、智能調度等綜合改造示范工程。
四是推廣應用新能源車輛。重點支持北京市深入開展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城市試點,對符合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管理規定的試點項目、新能源車輛應用項目等給予資金支持。
郭金龍衷心感謝交通運輸部多年來對北京市交通運輸發展的大力支持。他表示,北京市政府將與交通運輸部建立溝通、協調、合作的機制,不定期進行工作交流,專題研究重大政策問題,協調推進重點工作,加快推進首都綠色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為讓市民看到更多藍天白云、呼吸到更多清新空氣作出更大貢獻。
據了解,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北京市進一步明確了“十二五”綠色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到2015年,公共交通吸引力明顯增強,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達50%;加快干線公路和交通樞紐建設,交通設施承載能力提高20%,環首都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完善;交通節能減排效果顯著提升,客、貨營運車輛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與2005年相比下降10%,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10%,為實現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均比2010年下降15%的目標作出貢獻。
首都北京是國際化大都市,城市人口密集,客流量大,也是物流集散城市,只有發展智能交通,實現綠色發展,才能提升北京城市服務水平,為市民創造一個安全、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另,該項協議的簽訂,將有效地帶動與交通領域相關的產業發展,比如通訊產業、傳感器產業、視覺機器等眾多產業均將在這協議下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