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華的光伏產品“雙反”調查終于告一段落,日前從美國商務部獲悉,該部宣布針對中國光伏反補貼方面的初裁結果,稅率為2.9%至4.73%。反傾銷稅將在5月裁定,業內不看好最終關稅。
業內預計反傾銷稅將遠高于反補貼稅
根據美國商務部向新浪財經所提供文件,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Wuxi Suntech Power Co.,Ltd.,)的光伏反補貼稅率為2.9%,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Changzhou Trina Solar Energy Co. ,Ltd。)有關稅率為4.73%,其他中國公司的光伏反補貼稅率為3.61%。
受消息影響,無錫尚德(NYSE:STP)在紐交所周二股價上漲14.06%,收報3.57美元;天合光能(NYSE:TSL)股價上漲7.85%,收報8.38美元。但國內一位大型光伏企業的高管表示,商務部20日的“反補貼”初裁和5月16日的“反傾銷”初裁并非一錘定音,最終關稅需要等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完成調查才能確定。ITC調查將于2012年底前結束,以裁定進口產品是否對美國本土產業造成損害。而在已經出現企業破產或大規模裁員的情況下,ITC的決定通常有利于本土產業。
弘亞世代分析師張虹透露,光伏業內人士估計,反補貼稅加反傾銷稅疊加稅率將在20%至30%。最終關稅仍有可能擊垮中國光伏。張虹介紹,國內龍頭光伏企業目前在美銷售太陽能電池(板)的成本約為0.75美元,而美國目前平均價格為0.97美元,稅收增加30%,意味著即便最有競爭力的光伏行業也將喪失價格優勢,其他光伏企業則更岌岌可危,國內光伏企業將基本喪失美國市場。更為嚴峻的事實是,國內光伏行業在去年遭遇行業之冬,幾大領軍企業,如尚德、天合光能、賽維LDK等或明或暗已經開始裁員減壓,美國提起的雙反申請被認為是雪上加霜,面對即將到來的反傾銷稅,以及此后的終裁長跑,光伏企業仍需嚴陣以待。
中方光伏企業或采取進一步行動
業內人士在初裁公布之前向新浪財經透露,美國平價上網聯盟(CASE)將于近日采取行動抗議美方裁決,國內多晶硅制造企業也正在要求政府對美韓提起雙反以反制。美國聯邦法院在去年年底曾判決,美國商務部不能在視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情況下,對相關中國商品進行反補貼調查。但在奧巴馬的支持下,美國商務部仍舊啟動了對中國光伏行業的反補貼調查。
奧巴馬在上周表示:“我不想看到風力渦輪機、太陽能電池板和高科技電池來自其他國家。我希望這些產品由美國自己生產。”據《紐約時報》數據,中國光伏板企業占據美國過半的市場份額,去年美國從中國進口光伏板金額由2005年的2.13億美元升至26.5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