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勤表示,深圳將更加重視發揮IT產業先導性、基礎性和戰略性的作用,支持IT產業在深圳經濟特區做大做強,努力營造最佳環境,提供最佳服務,為推動深圳經濟的發展提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全球副總裁朱民在做主題演講時表示,推動IT行業變化的有三大基礎技術的發展。“第一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發展最快的在搜索、識別和學習方面。現在機器不斷在搜索功能上達到和人對話沒有任何障礙,而且可以體會你的情緒,跟著你的感情,并且引導你的感情走。同時,在發展云計算后,計算機的學習能力特別強,自我學習、自我發展。幾乎可以說和科研的發展,人為主導的研究過程幾乎可以并駕齊驅,這是以前完全不可能想象的;第二是云計算。云計算把費用降低了90%,把規模擴大了上億倍以上,所以通過規模、速度、效益,云計算整個應該是不可估量的;第三是更大規模的智能化和移動化。總體而言,這個世界正在發生根本變化,整個經濟增長的重心正從發達國家轉向發展中國家。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使得智能化、移動化、高速化等一切成為可能,將進一步推動整個IT行業的發展。”
據了解,2011年全國電信主營業務收入達到9880億,同比增長10%。這是六年來首次超越同期GDP增速。電子信息產業實現銷售收入9.3萬億,增幅超過20%,其中規模以上制造業實現收入7.5萬億,同比增長17.1%,軟件業實現收入1.8萬億,同比增長32.4%,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總額達1.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1.5%,占全國外貿進出口總額31%。互聯網寬帶接入斷口達到1.34億,固定電話用戶、移動電話用戶、寬帶用戶總數均處于全國首位。占全球用戶總數的16%、27%、24%。此外,彩電、手機、計算機產量分別達到1.2、13.1億、3.2億臺,分別占全球出活量48.8%、70.6%、90.6%。名列世界第一。產業轉型速度加快。2010年互聯網網民規模達到5.13億,手機網民達到3.6億,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成為新的熱點。電子商務、移動支付、手機視頻等互聯網應用滲透加大。微博用戶超過2.5億,電子信息產業軟硬件比例趨于合理。軟件業收入比重接近20%,軟件業服務化趨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