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機床業市場一直以來都被國外品牌占領,貿易逆差一直呈現擴大趨勢,機床自給力一直在48%徘徊,自我供給嚴重不足以及機床消費和生產的結構性矛盾造成我國機床進口逐年大幅攀升,進口額從1998年的13.5億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31.5億美元,累計增長了133%。同期出口額從25億美元上升到30.6億元,僅增長了22%。2010年機床貿易逆差空前達到87億,而2011年我國機床行業貿易逆差高達113.9億美元。今年的機床行業是否還會延續多年的逆差增長趨勢呢?
點 評:
據悉,在機床進口方面,2011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口增速高企不下,同比增長29.3%,月度進口額依然處于高位,但月度同比增速逐步趨緩。在各進口產品中,金切機床是機床工具各類進口產品中的絕對主力,達到105.4億美元,同比增長40.0%(其中數控機床111.1億美元,同比增長42.1%)金屬加工機床主要來源地前四位的是日本、德國、臺灣地區和德國,占進口總額的79.5%。成形機床進口27.0億美元,同比增長42.7%,增長較快,進口額已超過數控裝置,躍居第二位。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ECFA的實施,加速了臺灣與大陸機床貿易額的增長。在大陸進口數控車床來源地中,臺灣地區以數量計算列第一位,以金額計算列第二位,同比增長29.7%,占大陸進口數控車床總額的21.7%。受到高居不下的進口壓力,2011年國產機床市場占有率為66.1%,與上年相比降低0.8個百分點。這反映在外貿領域就是機床出口增速高于進口增速,而且中國中高檔機床市場競爭力沒有提高。
2012年中國機床業將大幅度縮短貿易逆差,原因之一是,歐債危機沒有擺脫,歐債許多企業無法進入全面生產狀態;其次,美國經濟依舊處于掙扎中,就連本國市場都無法正常運行,所有無暇顧及中國市場;其三,日本的加床行業受去年地震的影響,估計擴大中國市場的能力有限。中國“十二五”期間將加大對國產機床行業的扶持力度,提升機床的國產自給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