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光伏產業進入前所未有的挑戰時期,各國對光伏政策的變動都提升政府日程,部分國家大幅度消減光伏產業補貼,如德國光伏補貼下調了30%至40%,而美國光伏市場也不容樂觀,部分美國光伏企業迫于中國的光伏產品壓力,向奧巴馬政府施壓要求對出口到美國市場的中國光伏產品進行“雙反”調查,這預示著北美光伏市場讓人沮散,那是否光伏產業就如此短時青春的活力呢?
點 評:
價格或將迎來新一輪下降。最近一周,光伏系列產品變化不大,但我們認為前一輪的上漲行情或已結束,組件價格將迎來下跌。隨著德國政策的落實,搶裝行情提前結束,部分原有意向訂單被取消,各廠家仍有大量庫存需要消化;此外,國外形勢不樂觀,使各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國內,相比出口,內銷的價格戰更是殺得混天暗地。因此,雖然很多公司已計提大量庫存減值,但今年形勢仍然嚴峻,企業盈利狀況仍難言樂觀。
相對看好可以降成本的技術提升所帶來的設備供應機會。困難的市場環境下,內功更加重要。由于補貼的普遍下降,以及德國對大型地面項目補貼的取消,高效電池得到較高歡迎。成本對于目前的光伏企業顯得更為重要,提高技術水平、實現低價高效的生產一直應該是領先企業所追求的目標。因此,現階段我們相對看好技術要求提升帶來的機會,如準單晶、冷氫化、金剛線等都值得期待。
價格下降較快仍是今年逆變器企業的最大風險:逆變器行業會有較快發展,尤其國內市場增速可觀。但正如此前所分析,價格下降較快仍是今年最主要風險,企業盈利在量價之間徘徊,對其盈利預期不能過高。
日本市場值得期待。根據EPIA統計,2011年日本國內新增裝機約1.1GW,同比增長11%;因為日本核事故后已決定逐漸降低核電站運營數量,改由發展其它可再生能源,光伏發展的空間驟然變大。隨著對非住宅項目補貼政策的落實,今年日本市場有望實現快速增長,全年新增裝機或可達到2.5GW左右。
日本民眾的壓力迫使其加大對光伏產業的開發,這預示著中國光伏企業可以瞄準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