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國內廠商來說,光伏逆變器的生產僅是向英飛凌、西門康、三菱、富士等國際巨頭供應商購買核心元器件后進行組裝。由于不需要復雜和昂貴的生產設備,固定投資較小,行業進入壁壘不高。未來1~2年后,隨著競爭的加劇,具有優良技術功底和較高成本控制力的企業才能最終脫穎而出。光伏逆變器可分為大功率逆變器和中小功率逆變器,大功率逆變器技術門檻要遠高于小功率逆變器。目前,國內廠商進入者較多的領域是中小功率逆變器,其技術已與國外廠商處于同一水平。小功率逆變器產品產異化較小,產品的穩定性、成本以及交貨期是生產商主要的競爭領域。海外企業的交貨期一般為6~8個月,國內企業擁有地理優勢,交貨期相對較短。同時,國內企業產能建設快,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在中小功率逆變器上具有較明顯的競爭優勢。大功率逆變器(300KV、500KV等)因功率較高,對穩定性提出了較大挑戰。未來光伏逆變器的技術競爭主要在高端大功率逆變器領域。
中國光伏市場爆發,使國產光伏逆變器進去黃金發展期,帶動大批光伏企業崛起。短期內,率先通過質量認證的企業擁有先動優勢。但光伏逆變器行業進入壁壘相對不高,暴利之后,成本和技術優勢才是企業長期發展的根本。上市公司中建議關注入圍金太陽示范工程的科士達和許繼電氣。
我國光伏產業開始進入正常的發展軌跡,政府多年的扶持政策已初見成效,自然就會放松補貼和扶持,轉而重點扶持有潛力發展的光伏企業;就企業自身來說,應該把眼觀放大,實現自主創新發展,才能在日后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