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就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光伏產品進行“雙反”調查一事源自去年11月,但至今仍未就雙反一事作出最終的裁定,這期間經歷過眾多種種事件,但近日美國商務部對外公布宣稱將于3月20日,公布調查結果。
日前,美國商務部宣布,將再次延長對中國太陽能光伏產品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期限。這已經是美國商務部第三次延長“雙反”調查結果的公布日期。對于這一結果,國內光伏業并不感到意外。業內多位人士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指出,一旦美國對中國光伏業展開貿易制裁,美方將是更大的受損方。因此,美國商務部的“雙反”調查,也遭遇了美國國內主流光伏企業的反對。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不了了之。
相對于美國的雙反調查,國內光伏產業界更關注的是可能來自德國的“雙反”調查。2月下旬,擁有約800個產業會員的德國太陽能經濟聯合會表示,將聯合歐洲同行向歐盟提出申訴并指控中國光伏企業傾銷。由于德國光伏裝機量占全球的46%左右,如果德國對中國光伏業展開“雙反”調查并啟動制裁措施,將徹底將中國光伏業拖入深淵。
美國三度延遲“雙反”裁決
按原計劃,3月2日,美國商務部本應公布對中國光伏業“雙反”調查結果,然而美國商務部宣布,再次將對中國太陽能光伏產品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結果推遲到3月20日公布。美國商務部的官方書面解釋為:牽涉的中國光伏企業數量很多,企業涉嫌政府補貼的種類也很多,屬異常復雜案件。
這已是美方第三次延遲公布調查結果了(前兩次分別在2011年12月26日和2012年2月1日)。根據美國相關法律規定,將調查時間延長到申訴之日起130天為最長期限。這也意味著,到3月20日,美國商務部將給出一個明確說法:要么宣布指控成立,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要么宣布指控不成立,“雙反”調查不了了之。美國之所以遲遲不拿出結論,一個關鍵因素,是如果對中國光伏業展開貿易制裁,美國光伏業也將遭受重創。因此,這一調查也受到了美國本土光伏企業的強烈反對。
全球多晶硅鑄爐和藍寶石生長爐領導廠商美國極特先進科技公司市場傳播策劃總監杰夫·萊抽-帕特日前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指出,極特公司的主要客戶集中在中國,極特反對美國“雙反”調查,因為這將會對美國的就業及光伏產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我們通過給議員寫信等渠道表達我們的觀點。一旦中美兩國在新能源領域出現貿易摩擦,對雙方都不是好事。”近日美國C A SE出具的報告顯示,100%的稅率將導致美國6萬就業崗位的喪失和6億-26億美元的消費者損失,其光伏平價進程和市場增長均將推遲一年以上。
德國“雙反”更讓國內企業擔憂
相對于美國的“雙反”,國內光伏業更擔憂的是來自德國的“雙反”調查。2月下旬,德國太陽能經濟聯合會表示,將聯合歐洲同行向歐盟提出申訴并指控中國光伏企業傾銷。
在上周舉辦的2012中國清潔電力峰會上,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太陽能光伏產品分會秘書長孫廣彬表示:“目前中國太陽能光伏產品出口似乎走到了懸崖邊緣。2012年將是太陽能光伏產品出口最艱難的一年,極有可能延續到2013年上半年。” 英利綠色能源宣傳部負責人王志新在接受南都記者電話采訪時坦承,光伏組件、太陽能電池價格處于低谷,產能過剩,國內市場容量小,美國、德國又要搞“雙反”調查,“中國光伏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所有的企業都面臨如何過冬問題。”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表示,德國現有裝機總量占世界的46%左右,中國企業在德國的光伏組件銷售額占德國當地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國內光伏企業必須認真對待德國對中國的“雙反”調查。
幾年來,中國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光伏產品增長迅速,質量上的優勢和價格上的優勢對國外品牌造成了強大的沖擊力,中國光伏產品可以說是“物美價廉”,就前日,有個美國光伏發電站的人說“誰的產品質量好,價格又便宜,我就買誰的,這是市場規律”,另外,加上歐洲債務危機,經濟處于不景氣狀態,這難免會讓歐洲國家做出一些不理智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