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機業自改革開放之后開始起步,到最近的十幾年來發展突飛猛進,不僅取得了很好的成果,還積累了大量的技術經驗,電機從無到有,從國外引進來進行吸收并創造出自己的品牌,因此才得以發展的如此之快,雖然很多技術上還不能和國際最先進電機相比較,但是研發成果還是很多的。據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觀察,2002~2003年,電機企業的利潤率高達30%,但是近幾年來,我國對電機行業的需求開始轉向節能電機,傳統的電機市場比率開始下滑,因此出現利潤下滑的趨勢,僅18%左右。另外制造電機的原材料上漲加重了電機企業的負擔。如何才能更好的把握未來電機市場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對未來的電機行業發展方向有個大概的了解。
點 評:
為了緩解漲價對生產造成的影響,除了適當調整電機產品價格之外,我國電機制造企業還應提升電機的技術性能和制造工藝,使其向小型化、精細化發展,減少材料使用量。同時,還應提升專業化水平和專業化布局,提高企業的資金利用率,提高零部件的專業化設計和制造水平,集中資源開發新產品和靈活經營。做到這一點需兩大重要因素的配合:管理現代化和技術標準化。企業必須具備較強的管控能力,要具有很高的零部件通用化程度。
目前,國內部份電機企業的目標仍將利潤率保持在20%以上,在現有人員和裝備水平的基礎上,實現接單量快速增長,并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
新機遇:產品向多元化發展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很多領域都為電機制造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如航空、航海對電機的需求不斷增大。近年來迅猛發展的風力發電,也給電機企業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國內外一些著名的電機廠商都在大力開發相關產品。在余熱發電方面,水泥窯、鋼鐵廠的高爐風機容量越來越大,但這一市場基本被abb、西門子等知名企業所壟斷。目前,上海電機廠正與陜西鼓風機廠、沈陽鼓風機廠等合作開發大容量高爐風機,力爭快速進入這一領域。
垃圾焚燒發電也將給電機制造業帶來不小的機遇。目前,國內的垃圾發電項目正處于起步階段,該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以上海電機廠為例,原來企業50%以上的產品用于火電領域,現在要調整產品結構,向船舶、航運等非電力系統發展。預計未來幾年,上海電機廠應用于火電領域的產品比例將會下降至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