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清潔能源一直處于飛速發展的狀態,特別是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領域的增長,但是在并網發電方面還是比較落后,并且成為困擾產業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如何提升我國清潔能源的并網發電能力,已成為我國電力產業改革的最大瓶頸。
風電、光伏并網比重偏低
在近日召開的“2012中國清潔電力峰會暨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上,中電聯常務副理事長孫玉才表示,截至2011年底,包括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及生物質能等主要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比重達27.5%,同比增長僅僅0.9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國內清潔能源發電在“十二五”開局之年的發展形勢并不樂觀。
截至2011年底,國內各主體清潔能源發電的基本情況為,常規水電裝機容量達2.3億千瓦、核電裝機容量達1257萬千瓦、風電并網裝機容量4505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比重分別為21.8%、1.19%和4.27%。而太陽能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僅為214萬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436萬千瓦、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2.42萬千瓦、海洋能發電裝機容量0.6萬千瓦。這些清潔能源發電形式在電力結構中的比重幾乎可忽略不計。
并網發電困難重重
并網發電是指發電時并入供電電網運行。如果不并網,會造成發電效率低,且發電質量下降。而并網后,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多發出的電可以通過電網給其他用戶,若少發電則可以利用電網的電做補充,電能質量也會比較穩定。雖然風電及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的好處很多,但目前仍有許多因素制約著風電和光伏的并網。
統一標準實施將改善新能源并網
從去年開始,國家相關部門先后發布實施了一系列風電、光伏發電方面的規范和標準,預計今年將有更多的政策出臺。這被認為是解決新能源并網難的重要舉措。
此外,由于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電力接入標準提高,導致相關設備制造商不得不提升發電設備的相關指標,以滿足新能源并網的要求。大多數企業認為,這對公司是一種利好。“這些標準的實施會淘汰技術落后的小企業,規范行業競爭。因為大企業的技術已經達標,所以我們非常歡迎新標準。”廈門科華恒盛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我國的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現狀出現這樣的怪圈:有數量,無質量;許多清潔能源根本無法進入正常的運行狀態,對此,國家應加強對清潔能源產業的管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