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產品的價格出現小幅度上揚趨勢,經過一年多的發展,電池片、硅片兩種光伏產品終于在硅料的帶動價格開始上漲,但是硅料漲幅不給力、組件價格下跌的現象表明光伏行業仍未改變現狀,在政府的推動下,光伏短期的急單是近期價格上揚的直接原因,然而各國對光伏政策的波動,讓人很難捉摸未來市場動向,但是市場人處于供過于求的現象,所以我們認為此輪價格上漲難以長期持續。
庫存較去年有所下降,但短期內可能仍會維持高位
國際光伏局勢仍然是復雜多變,西班牙政府暫停了補貼、英國政府削減三分之一、德國政府還在激烈的討論中、美國“雙反”調查仍未公布結果,整體來看難言樂觀。在短期急單的推動下,去庫存化加速,大廠的開工率也有上升,但是由于近期歐洲天氣不佳,大雪導致了系統安裝進度出現延遲,去庫存進度減緩。如果包括德國在內的海外市場出現較大變動,搶裝行情提前結束,則庫存有可能繼續維持高位。
德國今年的新增安裝量或將出現大幅下降:德國的光伏補貼政策出現變化,目前正在激烈討論是否要提前降低補貼和調置安裝上限。市場已經預期德國2012年的新增裝機需求會有下降,但如果政策調整方案超預期(如設置1GW安裝上限甚至取消補貼),則會對整個產業造成較大影響。如今,隨著組件價格的下降,德國部分地區的光伏發電成本已接近于用戶側平價,這種趨勢無疑有益于行業的長遠發展。然而現階段內政策的多變性和信貸能力的不支,是短期內難以繼續高速增長的原因。從去年12月份的超預期裝機數據來看,信貸似乎并不是問題,但我們認為這是德國以及亞洲等其它地區的產業資本在較高收益率的吸引下進行的投資,假如補貼政策出現大幅變化,下降的收益率在短期內將減弱這種吸引力。政策多變的預期如若不消除,將會持續引發搶裝潮,并在潮退之后留下一段時間的衰弱期,直至系統成本下降至項目收益率再次令資本滿意的時間。
注重內功的企業更值看好
目前,高效電池片需求火旺,價格回升速度快,包括晶澳、昱輝等大廠都表示要大力發展電池片和組件。在市場不景氣時期,各企業都更加注重現金管理,加大研發力度做好內功則更具遠見。我們認為,光伏行業其實仍是制造業,成本、研發、管理是最重要的因素,企業的長期價格也體現于此,因此,現階段可以看好成本控制優秀,并加強研發和管理內功的企業,未來待行情回暖時,競爭優勢將更加明顯。
對于A股光伏企業,許多企業在估值上不具備強大的吸引力,假如政策出現良好,企業發展勢頭強勁,那么我們可以選擇具有發展潛力的龍頭企業投資,收益的回報會更激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