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一直處于高速運行的狀態,就算是去年如此艱難的發展時期,中國經濟依舊以9.2%GDP增速收官,政府對樓市和工業方面的主動調控政策初見成效,說明政府的政策依舊是英明的,步入“十二五” 期間,我國加強了對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宏觀調控政策,希望在2012年實現工業自動化歷史性的變革。但是否能如愿將中國工業自動化行業推行國際發展水平的前列,關鍵就看2012年的政策吹的是什么風。
點評:
2012年應該不失為一個穩健之年。“地是黃金”年代已經過去,市場在理性降溫,有些行業也許還會出現增速下滑,但這并不意味著工業自動化企業就沒有機會。兩化融合、物聯網、智能制造,這些新興領域的需求呼之欲出,工業自動化企業的優勢應如何調配來迎合市場,就看決策者們能不能應時應景地轉動“資源魔方”了。
正如一位企業高層曾經對筆者表述過的,“其實在20多年前我們就已經開始做物聯網了,現在依托于政策推動,物聯網在各行各業的應用開始興起,我們也正順勢將自身成熟的技術方案推向更廣泛的客戶群。”這場工業轉型升級的大潮中,工業自動化企業早已不僅僅是“參與者”,而是變為了“引領者”用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去影響傳統工業,使之煥發新的活力,生產更加高效,過程更加安全,質量更有保證。工業自動化企業能提供給客戶的,也早已不再是產品或者方案,還有服務,以及基于知識的各種Know-how。工業自動化企業的角色也在發生著變化,不只是“賣家”,在提供咨詢服務的時候是專業顧問,在參與設計開發的時候是合作伙伴,在提供職業培訓的時候是導師,在傳遞新理念新技術時又成為了“布道者”。新的市場環境下,工業自動化企業應該具備成為“大魔術師”的決心與本領,然而萬變不離其宗,領先的技術、完備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經驗,是這一切“幻”出發點。
2012年工業領域的市場將穩健發展,自動化企業的業務接單也是不冷不熱,但工業自動化圈不會沒有故事。別小看了每一次積累,或許這一年的未雨綢繆都將成為下一次厚積薄發的基石。2012年,中國的工業自動化行業要釋放青春的活力,時代需要中國的工業做強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