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領域雖然在我國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絕不慢于國外水平,甚至有過于之,對于物聯網,國家明確表示,要將物聯網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絕不像先前的VCD受制于人了。日前,我國出臺了《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明確提出,到2015年,我國要在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范與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協同發展、安全可控的物聯網發展格局。加快我國物聯網建設步伐,需要全國各部門、科研機構進行參與,而不是各自為陣。據分析人士透露,全球物聯網產業鏈值到2015年將達到3000億美元,而我國的物聯網產業到也超過7500億元人民幣。
物聯網“十二五”規劃的頒布實施,給近年來在國內日趨升溫的新興物聯網產業指明了發展方向,被認為將有望孕育出萬億級市場。但與此同時,專家提醒,國內物聯網產業目前仍處于起步期,產業面臨著標準缺失、業務模式不清晰等瓶頸,因此在投資時仍需理性,謹防盲目的概念炒作以及背后的市場風險。
規劃出爐物聯網彰顯“錢景”
繼2009年11月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2010年3月被寫入 《政府工作報告》、2010年10月發布的《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指出要促進物聯網研發和示范應用后,本次物聯網“十二五”規劃的如期出臺,被認為將加速推動物聯網產業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中國將攻克一批物聯網核心關鍵技術,在感知、傳輸、處理、應用等技術領域取得500項以上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制定200項以上國家和行業標準;推動建設一批示范企業、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等創新載體,為形成持續創新能力奠定基礎。
未來幾年內,還將形成較為完善的物聯網產業鏈,培育和發展10個產業聚集區,100家以上骨干企業,初步形成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物聯網產業體系。除此之外,要在9個重點領域完成一批應用示范工程,力爭實現規模化應用。
有望提速物聯網應用步伐
作為國內發布實施的首個物聯網“五年規劃”,工信部在規劃中指出,將大力攻克核心技術,加快構建標準體系,協調推進產業發展,著力培育骨干企業,積極開展應用示范,合理規劃區域布局,加強信息安全保障,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而為了實現規模化應用,主管部門還將在重點領域開展應用示范工程。這些重點領域分別是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環保、智能安防、智能醫療、智能家居。
另外,不少企業也是未雨綢繆,提前布局。專家表示,由于物聯網真正進入千家萬戶的居民市場可能還需要較長時間,其應用必然是從行業或企業開始。
華泰證券進一步指出,針對已經在物聯網領域中確立優勢地位的公司而言,預計在未來3年的大規模投資中將獲得快速增長的發展機遇。
謹防炒作投資仍需理性
受物聯網“十二五”規劃出臺拉動,在國內A股市場上,物聯網板塊15日集體走強,東方電子股票漲停。
但與此同時不容忽視的是,目前中國物聯網產業仍處于起步期,面臨著諸多挑戰。目前,中國物聯網的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與國外差距較大,高端綜合集成服務能力不強,缺乏骨干龍頭企業,應用水平較低,且規模化應用少,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隱患。
據IDC中國電信研究部高級研究經理相斌斌介紹,目前國內物聯網規模應用的主要瓶頸包括,標準缺失,業務模式不清晰,用戶需求不明確和碎片化,產業鏈上下游資源亟待整合等。
雖然我國我物聯網已經處于大勢發展時期,但絕不排除風險。專家提醒,由于我國物聯網處于起步階段,可以說正處于嘗試時期,物聯網技術、市場和產品都還處于初級階段,目前物聯網投資時機是否成熟仍未有定論,因此市場風險也較大,投資者需謹慎。對于物聯網方面,既要看到“錢”,同時也要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