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制造

新能源公司(Energy Innovations Inc.)研發的太陽花(Sunflower)聚光光伏(CPV)系統,依靠專利的菲涅耳(fresnel)透鏡技術,將放大的太陽光能量聚焦于小區域(焦斑)的三結結構(Triple-junction)硅電池上。但是,數年前剛剛從太陽能行業起步的新能源公司,在中國制造第一批太陽花系統的時候,卻因為實際生產過程中透鏡與光伏電池精確校準的問題,而陷入危機。

新能源公司(Energy Innovations Inc.)研發的太陽花(Sunflower)聚光光伏(CPV)系統,依靠專利的菲涅耳(fresnel)透鏡技術,將放大的太陽光能量聚焦于小區域(焦斑)的三結結構(Triple-junction)硅電池上。但是,數年前剛剛從太陽能行業起步的新能源公司,在中國制造第一批太陽花系統的時候,卻因為實際生產過程中透鏡與光伏電池精確校準的問題,而陷入危機。
太陽花系統一般由3英寸見方的太陽能模組組成,而每個太陽能模組又由30片太陽能電池,以及距離太陽能電池大約1英寸遠的聚焦透鏡組成。真正具有實用價值的太陽花系統,是能夠確保透鏡聚焦的光斑與太陽能電池的完全重合系統。
精確校準
由于人工校準不僅很難確保0.005—0.01英寸的校準誤差,而且也很難保證產品質量的一致性,致使企業發展受到嚴重制約。為了改變現狀,企業管理者不斷嘗試新的校準方法,如使用照相機、背投等各類精密光學儀器,以及使用機器人代替人工操作等等。總之,公司正逐步將太陽花系統生產線向自動化模式轉變。
經過多番考察,企業最終選用了發那科機器人。生產線改造過程中,發那科機器人資深供應商還為企業提供了完善的生產指導和幫助。Sherman說:“在供應商熱心的幫助下,我們用機器人代替人工操作,輕松實現各個工藝流程中的精確定位和校準。”
機器人的使用,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全新的太陽花3.0系統生產線在幾周后就要開工建設了。生產線設立于加州合作伙伴的生產基地中,預計今年四季度可實現批量生產。Sherman說:“這條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一旦建成,產能將達10MW/年。擁有了這條生產線,我們就可以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從而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太陽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