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剛 萬淑蕓 衛三民 馬小亮 王長江 王志杰 王志新 王明彥 王建曾 王欽諾 王海軍 王 聰 王耀南 尹 泉 鄧建華 巨永鋒 石宗甜 付 強 樂法成 畢 濤 呂征宇 朱春毅 伍小杰 任愛光 劉宏鑫 劉奕華 劉 洋 劉 峰 劉鐵湘 劉 強 許 強 蘇石嶺 杜慶山 李廣錄 李永東 李華德 李建林 李 虹 李俊明 李崇堅 李瑞常 楊 耕 楊喜軍 肖 曦 吳玉新 吳漢熙 邱文淵 何洪臣 何湘寧 佘致廷 余功軍 汪 飛 沈安文 沈 鴻 宋文祥 宋堅華 張衛東 張立偉 張永昌 張志杰 張金平 張宗桐 張承慧 張海杰 張笠君 張登山 張 黎 陸煥新 陳立定 陳運珍 陳 堅 陳景文 苑國鋒 林 青 竺 偉 周業柱 周亞寧 周國興 周德賢 鄭大鵬 鄭衛剛 鄭天祿 鄭瓊林 孟彥京 孟 輝 趙衛光 趙爭鳴 趙 金 胡育文 胡順全 鐘彥儒 姜海勇 耿 華 顧建黨 錢照明 倚 鵬 徐殿國 徐德鴻 涂從歡 涂春鳴 黃開勝 黃立培 黃志剛 曹志斌 曹 琦 湛 季 彭 剛 韓曉平 韓曉良 程良倫 程善美 溫湘寧 路尚書 詹宜巨 竇汝振 蔡 蔚 廖海平 魏利平 魏海峰
油價高企、煤價攀升,能源短缺已經是地球上人所周知的事情,作為有望解決能源短缺的有效手段之一的智能電網,在全球已經頗有些如火如荼的勢頭。早在兩年前,國家電網就確定了智能電網的投資計劃,未來十年將有超過4萬億的總投入。而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建成20~30項智能電網技術專項示范工程和3~5項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建設 5~10個智能電網示范城市、50個智能電網示范園區。
2011年,全國發電量472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2%。從類型看,水電發電量6626億千瓦時,同比下降8.2%,占全部發電總量的14.0%,占比同比下降2.2%;火電發電量389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0%,占全國發電總量的82.6%,占比同比上升1.7%;核電、并網風電發電量分別為874億千瓦時和732億千瓦時,分別同比增長17.0%和48.2%,占全國發電總量的比重,較去年分別提高0.1%和0.4%。從2011年的電力供應來看,火電發電仍是獲取電力能源的主要途徑。
我國政府一直非常重視軍工行業的發展,不僅從國家戰略政策的制定到軍工行業的產業政策,均給予了軍工行業大力扶植。特別是在當前的經濟結構轉型戰略中,將軍工行業確定為我國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和未來支柱產業和先導產業,目前國家確定的新興產業包括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材料、高端制造、網絡信息、生物醫藥、等,其中除了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軍工行業直接相關,新材料和高端裝備制造也和軍工行業高度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