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活動上,施耐德電氣與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江蘇省分公司(以下簡稱“江蘇聯通”)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創新型合作伙伴關系,建立并深化在數據中心驗證測試、綜合運維、數字化應用等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創新業務領域的合作,共同拓展業務發展機會,實現共贏與可持續發展。
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不斷推動著數字化變革并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作為擁有廣泛網絡覆蓋、高速寬帶接入能力,以及多豐富渠道資源的全球領先電信運營商,中國聯通在云計算市場擁有天然優勢。在基于云計算技術為用戶帶來經濟、高效、便捷等增值服務的同時,也為通信運營商拓展互聯網業務、推動行業信息化以及提升核心競爭力等方面提供了有效支撐。
中國聯通一直積極推動國內云計算能力的發展,并在全國范圍內構建以十大云數據中心基地為核心云數據支撐能力,旨在向不同行業用戶提供從系統集成、應用開發及服務外包等業務在內的整體信息通信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江蘇聯通作為中國聯通在華東地區的重要單位,在行業信息化、政府信息化、社會信息化建設方面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施耐德電氣與江蘇聯通達成戰略合作伙伴
未來,施耐德電氣將與江蘇聯通圍繞進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展開全面深入的合作。包括施耐德電氣將根據江蘇聯通特定的數據中心標準,提供系統定制化解決方案。江蘇聯通將在數據中心業務推廣過程中,施耐德電氣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系列產品和服務將作為優選方案。在數據中心建設與系統集成方面,雙方將在專業技術領域開展深入交流與合作,提升在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運維與綜合管理方面的能力。此外,江蘇聯通還將積極參與施耐德電氣數據中心節能環保項目,以提升江蘇聯通數據中心的運營管理效率及綠色可持續發展。
施耐德電氣與中國聯通的戰略合作源遠流長。早在2015年初,雙方便正式簽訂長期戰略協議,發掘和利用在各一百多年前,一家武器制造商開始涉足電力市場,它的產品后來滲透到大眾生活的點滴之中,廣為人知,F在施耐德電氣把自己專注的領域稱為能效管理與自動化,主要包括樓宇、數據中心、工業和基礎設施領域。當制造業從電氣驅動發展到如今智能化數字化為重心,這個老牌電氣集團始終提倡內部員工的可持續發展。
施耐德電氣集團有許多人都是工作了十幾二十幾年,能帶著自己的員工一同轉型成長,這讓它感到驕傲。“我們要為客戶提供長期服務,希望每次出現在這個客戶面前的銷售都是同一個人。”施耐德電氣全球人力資源執行副總裁Olivier Blum說,所以公司傾向于用長遠眼光看待員工,期待他們能長久地在這個公司里工作下去。就像Olivier自己那樣,他已經在施耐德電氣工作了24年。
施耐德電氣全球人力資源執行副總裁Olivier Blum
Olivier在施耐德電氣做了21年業務,過去3年開始負責人力資源管理。公司層面建立數字化轉型項目組,全球每個職能部門領導都要親自主導所屬部門的轉型升級,同時幫助自己部門員工轉變思維、適應轉型。“我們所說的數字化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個是數字化技能,一個是數字化行為。”施耐德電氣中國區人力資源高級副總裁張琰琰的體會是,自從Olivier Blum負責施耐德電氣集團人力資源部門以來,部門自身也在嘗試轉型,例如整個ERP系統的改變。
新員工入職之后,能在人力資源系統上看到所有職位,財務、人力資源管理、銷售、市場等等職能和上升途徑都被展示出來,告訴大家未來職場的可能性,有哪些職業路徑是他們可以追尋的。員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垂直深入,也可以跟隨興趣跨界發展。只要在內網提交崗位申請,就有可能得到機會。
張琰琰加入施耐德電氣后經歷過兩次集團層面比較大的并購,分別是阿,m(AREVA)和英維思(Invensys)。人力資源部門事先用數月時間整理被收購公司員工的薪酬福利相關手續,溝通施耐德電氣管理構架等基本情況,“在這個過程里施耐德電氣內部出現什么空缺職位,被并購公司員工同樣可以參與申請。
“我們系統里還有測試模塊。”賦予員工發展空間的同時,還要保證有效的衡量標準,張琰琰介紹:“我們會借助第三方的一些工具,綜合評測員工能力,哪些方面能力比較突出,哪些方面是需要我們共同來努力幫助他去提高。”
人力資源部門也在收集數據并整合。“休假系統、排班系統在不同國家受不同法律,還有語言差異的影響。此外建立了平臺還要優化使用體驗,比如在中國微信使用廣泛,我們不能專門只設計一個微信平臺,因為其他國家是不用這個工具的。”張琰琰描述了亞太十幾個國家之間相互打通數據的復雜性,將50多個國家相互關聯的任務之艱巨可以想象。
“對于我們HR來講,衡量標準可能是有多少百分比的員工上到我們的數字化學習平臺去。”Olivier Blum說:“對市場營銷的部門,可能評估標準之一是施耐德電氣在社交媒體上的曝光率。不同的職能部門衡量轉型標準可能不太一樣。”過去一想到市場營銷就是投放廣告,例如,購買電視的廣告時段,或者是機場大屏等,現在人們更多會去關注社交媒體上的推廣。
施耐德電氣專門搭建了一個數字化平臺為員工提供學習渠道。Olivier Blum說:“過去談到學習和培訓,我們這些部門的負責人可能會考慮的是如何去設計這個培訓本身的內容,現在可能更關注你要搭建一個數字化學習的平臺,比如便于數字化學習的移動端的端口或者是一個應用。”這個顯然需要完全不同的嶄新技能,這些技能的獲得也要去進行培訓。
2017年施耐德電氣將有大量培訓圍繞EcoStruxure進行。EcoStruxure是施耐德電氣推出的基于物聯網的架構與平臺,“假如你不了解它的三層架構,根本無法向客戶介紹。”傳統的銷售賣硬件產品,但面對智能化設備如果你不是非常了解就無從下手。
施耐德電氣每季度會發布“地球和社會晴雨表”,通過環境指標、效益指標、人員指標衡量集團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和效果,其中一項是要求每名員工每年必須接受一天的培訓。這一項目標原本預計到2017年實現率達到85%,實際在2016年第四季度就完成到92%。該項目旨在培養讓員工主動學習、培養技能并推動其職業生涯發展的企業文化。
只是如何更加有效地跟蹤、衡量培訓效果,這依然是張琰琰等各個國家人力資源負責人要面對的難題。
此外,施耐德電氣也在轉型期間為年輕人開拓更暢通的上升渠道,這些數字時代的原住民接受能力更強,觸覺也更靈敏。施耐德電氣已經弱化了總部的概念,集團管理層分別在被稱為“hub”(中心)的全球幾個重要城市辦公,目的是貼近本土業務,快速反應。中國是施耐德電氣全球第二大市場。施耐德電氣在中國有26家工廠,8個物流基地,3個主要研發中心,員工總數超過2.6萬人。為了更貼近這個重要市場以及當地的客戶,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趙國華(Jean-Pascal Tricoire)把他巴黎的辦公室搬到了香港,集團執行委員會的很多成員亦常駐中國香港和內地。
進入中國30年,施耐德電氣感受著本土人才市場的巨大變化。“競爭更激烈了。”Olivier Blum說:“過去外企間搶奪人才,現在本土公司的發展也非常亮眼,特別是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像BAT這樣的公司也將很多頂級人才招入麾下,所以說目前對人才的競爭也趨于白熱化了。”
自領域的優勢資源,不斷深化在基礎通信服務、移動通信及互聯網增值服務、能源管理領域和數據中心等領域的全面戰略合作。此外,施耐德電氣也成功助力聯通云數據“呼和浩特基地”和“廊坊基地”完成其基礎設施代維項目,通過專業的服務和嚴格的流程體系,協助聯通建立起成熟的內部運維管理標準并確保其安全、高效的運營。
施耐德電氣全球高級副總裁、IT業務部大中華區負責人丁偉慶表示:“施耐德電氣致力從技術到應用,從解決方案到合作模式的不斷創新,從而與客戶共同實現卓越價值和可持續發展,聯通是行業信息化的主力軍,數據中心建設與運維要充分支撐并滿足其業務快速、高效、安全、持續增長等需求,基于雙方深化合作協同發展的愿景,未來我們將共同構建滿足未來發展需求的云數據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