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文字實錄:
薄益群:感謝大家一直認真的聽我們這個會,時間延遲很多了,今天上午最后一個話題是和移動健康相關的,移動健康在中國稍微有點早,但是在全世界已經發生了很多很多變化,請出這個環節的主持人,來自McCann的Sigurdsson:
移動醫療為什么成為了一個大的趨勢?現在非傳染性的慢性病已經成為了威脅人類健康、威脅人類生存的僅次于戰爭和恐怖主義危險的因素。如果我們看發展中國家,他們應對危機的能力非常薄弱。比如說印度,我們能把非傳染性疾病消除,印度人均GDP會上升10%左右。現在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能不能用它解決健康的問題呢。
Liu Qingyu:我來自清華醫學院。
Cheuk Lee:大家早上好!
David Almstrom:大家早上好,
Sigurdsson:各位都是醫藥領域的專家,從醫藥角度來看移動互聯網有什么
Cheuk Lee:這個問題很寬泛,移動互聯網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手段,可以幫助病人更好的去預防疾病,幫助他們的生活更健康。首先我們可以通過移動醫療使得診斷、醫療服務會更好,也會使日后有更好的表現,甚至可以教育病人讓他們了解如何更好的用藥。
Sigurdsson:從公共衛生角度怎么看?
LudovicBodin:移動互聯網在我們生活中會變成越來越重要的部分,很多有關疾病的資訊很大部分來自移動互聯網,更多的是來自周圍朋友的介紹。我們長期觀察發現,移動互聯網的使用變得越來越頻繁的一個話題,在今后移動互聯網中會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
Sigurdsson:David Almstrom您代表著電信和軟件開發領域,在您看來,移動醫療對于你們這個產業有什么影響?
David Almstrom:首先我們要確保移動醫療能夠達到預定的效果,我們就要考慮怎么跟病人進行溝通。把相關的信息拿出來進行傳播,這就需要我們相關的技術,要有技術搭建平臺,搭建基礎設施。我覺得過去五年最大的變化就是全世界手機用戶急劇增長,在中國、歐洲、全世界已經有30億手機用戶。包括短信和其他服務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就意味這我們有一個規模非常大的平臺提供這些信息的傳播。
舉個例子,對于流行病而言,政府必須要及時的發布信息。比如說發生重大疫情的時候要確保居民呆在家里不要隨意外出,以前靠電視廣播,現在借助移動平臺做這個事情效率會更高。以挪威為例,挪威北部地廣人稀,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非常遠,大家住的非常遠,這種情況下怎么去給他們做診斷呢?這就是所謂的遠程醫療的服務。有時候有一些居民會遭到重大傷害,發生這種情況他沒辦法跟就近的鄰居溝通,這時候通過移動平臺他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顧,馬上可以把他的情況跟醫生進行溝通。這個醫生離他實際上可能有一千公里的距離,但是他們依然可以面對面的進行交流,給他開處方、制訂療程。
Sigurdsson:臨床角度來看有沒有限制?我們說移動醫療說了很多年了,但是具體做起來有哪些限制?
Cheuk Lee:確實有這樣的情況,剛才David Almstrom說了一些移動醫療的一些實際的例子,我也舉一個例子,就是一些很老舊的技術也同樣可以發揮作用。比如非洲傳染病非常多,比如說肺結核,病人根本就不知道拿到藥之后應該怎么服用,一天吃幾次,一次吃多少,在非洲南部地區,我們有相關項目、政府和醫院合作,這時候肺結核的病人就需要把他們的手機號提供給醫院,每天定時的時候醫院會給他們的手機發出短信提醒他們該吃藥了。99.3%的病人因此都可以準時的服藥,而且劑量也是完全正確的,這樣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的蔓延,也也避免了以后并發癥的出現。
Sigurdsson:而且可以大量節約成本,醫藥系統可以減少很多支出。
Cheuk Lee:應該是每個病人支出16美元就可以參加這樣的項目,這個錢相當于政府掏,這樣做可以避免并發癥的出現,而且可以免除后期的并發癥的出現。
Sigurdsson:過去幾年中國經歷了很多傳染性的疾病,禽流感等,也有糖尿病的情況,這方面移動醫療方面有什么作用?
Liu Qingyu:很多時候用戶很難辨認一些疾病的情況,我們通過移動互聯網平臺可以讓病人和醫療部門進行溝通,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手段。通過這些平臺可以讓病人更了解這個疾病,也會避免一些社會上謠言。
Sigurdsson:原來移動醫療可以這么厲害,但是我不是政府,也不是大企業,我怎么參與其中?有什么樣的應用和方法可以找到一些創業的機會?
David Almstrom:有很多這樣成功的例子,我自己是有糖尿病的,如果有智能手機我們可以下載一些應用,利用這個應用監測每天食物攝入的水平,相應的提醒我們用藥,調整藥量等等,很多人都可以從中受益。另外我們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創新,我們跟一個公司在合作開發一個小型的測試儀器,把它含在嘴里就可以測試你的酒精水平。我們知道現在到處查酒駕,通過的應用我們可以很快速檢測實際血液里酒精的含量。以前司機可能需要每三個小時就要接受一次檢測看一下他們的血液酒精含量是否超標,現在有了這樣的應用,他們可以隨時提醒自己的血液酒精含量是否超標。
今天很多東西都是要人工干預,將來通過移動互聯網都可以實現自動化。這樣可以大量的節省時間、節省成本。比如有人感染豬流感可能會傳染給其他的人,我們有智能手機提示他被感染了豬流感的話,這樣會減少傳染給其他人的機會。我們畢竟有這樣一個平臺,在這樣的平臺之上做一些開發就容易得多,潛力是很大的。
Cheuk Lee:說起來就讓人感覺很興奮,David Almstrom你剛才說到你有糖尿病,大家都是想到自己生病了要怎么怎么樣,一切都是以自己的需求為中心,這就是所謂的個性化用藥。這對醫藥行業會有什么影響,我想你肯定想隨時了解自己血糖的水平,也想知道你吃到一種東西之后身體是否有比較好的反應。什么樣的療法身體反應是最明顯的?我們也會有一些新的藥品不斷的問世,這樣的藥品對你的血糖有什么影響,你也想隨時檢測。
回過頭來可以這么說,大家都站在個人的角度,從移動互聯網中受益,這是我們工作的起點。
Sigurdsson:但是這樣做是不是會非常的復雜?醫藥的發展對創業者會不會有一些新的機會,產生一些新的創新和創造?
David Almstrom:我覺得是的。我們去應用商店會發現有很多東西,問題在于你能不能拿到正確的真實的信息,比如有一些應用是關于幫助你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
Sigurdsson:劉先生,在中國的角度來看,這些公共衛生領域的應用會不會進一步的集成,發揮更重大的作用?
Liu Qingyu:結果會是這樣,未來年代里對醫藥的研究會繼續下去,這種情況下醫藥和互聯網發展會是一個結合。一個醫藥方面的產品生命期非常長,現在這個社會人類得糖尿病這樣的疾病往往會伴隨一個人的終身,這種情況下檢查和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移動互聯網醫療產品一定會是一個很長的周期,一個好的醫療健康產品真的有效它的生命周期會非常非常長。
Sigurdsson:謝謝!我們的時間真的是非常緊了,想聽一下您對于移動醫療所面臨的障礙怎么看?有哪些困擾、和挑戰?我們有很好的預期了,但是有什么因素會導致實際進展比預期要慢?
Cheuk Lee:我想對于我來說最大的障礙就是應用太多了,告訴我們應該這么做。我們應該做一些努力減少這些信息量,從而能夠真正的讓患者了解到最佳的實踐。同時我們也要加強跨行業的合作。
Sigurdsson:我的理解就是,我們甚至需要有一個跨平臺跨行業的權威機構來對這些信息進行認證。比如說像互聯網上面的WWW這樣的一種機制嗎?
Cheuk Lee:我不知道是不是有這樣的一種解決方案,但是工作前提是要了解我們做的是什么,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和信息,以人為本提供服務這是關鍵。
David Almstrom:我補充一點,缺乏標準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的問題,我自己本人是支持標準化的,但是目前缺乏標準導致整個行業缺乏透明度,非常的復雜,管理起來很困難。病人也很困擾,他們不知道什么信息是可靠的。在醫院和醫療部門,他們實際上對移動互聯網了解也不是很多,無法有效的進行管理。跟幾年前的情況相比,他們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對病人來說也是,他們可以信任醫院,但是對于網上信息是否可信他們也拿不準。所以最終還是要回歸本源,回歸基礎,要有真正可靠的信息和標準,甚至要有認證的過程,有可能需要一些強制性的認證來確保病人能夠接觸到這樣一個全面、權威的可靠的信息。
Cheuk Lee:這些信息到底可不可信,說到底醫藥界基本原則就是一切以正確為基礎,移動醫藥方面技術已經也了,關鍵怎么建立公信力。
Liu Qingyu:移動醫療面對的不一定是病人,有可能也是健康人或者亞健康人,很多人知道抽煙有害健康但是很多人還會抽煙,這是人天生的性格,對疾病會是避免的情況,如果把疾病控制在可預防的階段是非常重要的,這種情況下如果有更多的醫生和醫療機構,研究機構參與其中,讓我們把健康到更加有效的傳遞給公眾是非常有益的事情。
Sigurdsson:下面幾位嘉賓有沒有最終總結的?
David Almstrom:大家看今后五到十年,我認為會有越來越多的與移動相關的健康醫療服務,比如說手機診斷,我們通過手機直接看病。因為這樣更有效率,會幫助人們改善他們的健康。特別是現在移動互聯網方面,智能手機也這么普及,未來非洲、印度,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多會有這樣的應用,這是一個好事。
Cheuk Lee:從我個人角度來看,我認為健康不完全是技術的問題,健康是關于人、流程和技術,也可能涉及一些軟件。我們要理解問題的實質,我們現在解決這個問題的實質到底是什么,然后再理解需要一個什么樣的技術,這樣才能把整個大的問題解決好。
Liu Qingyu:我希望有更多的移動互聯網廠商參加到公共健康的產品開發中去。但是知道IT行業是一個競爭很激烈的行業,很多工作人員避免不了會有健康的干擾,公共健康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大家這時候進入這個市場無論對自己還是對病人都是非常有益的事情。
David Almstrom:Sigurdsson您自己的看法是什么?
Sigurdsson:我認為移動健康、移動醫療是非常重要的,至少從人民群眾的角度來說是這樣的,新加坡、日本、香港未來肯定都是老齡化的趨勢,像印度、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健康醫療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而且也不能說搞一個醫療就實現全覆蓋。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全球健康的挑戰。移動互聯網可以成為一個解決的方向,這些我認為包括我們的開發者都是非常好的機遇。開發者你們比較一下移動健康的價值,我覺得它的價值不亞于移動社交,現在沒有多少人做這個事情,更證明這里面的商機還是無限的。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