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能源一直受到政府大力扶持,像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這些清潔能源不僅能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對環境的保護也極為有利,但隨著國家清潔能源政策扶持期限的臨近,像美國許多企業最最后關頭大批量上項目,旨在趕超政策末班車,因此造成另一種想象,而中國則不同,如果不加大政策刺激將重創現有的新能源產業基礎。
皮尤慈善信托基金會(PewcharitableTrusts)剛剛發布了《誰正贏得清潔能源競賽?》的報告。該報告指出,2011年美國對清潔能源的投資超過了其他所有國家,從中國手中重奪領頭羊地位,后者在過去兩年里是清潔能源領域的領頭羊。但美國的復興更有可能是曇花一現,而非長久趨勢。
2011年,美國對清潔能源的投資同比增長了42%,達到481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的投資基本持平,為455億美元。
在清潔能源的風險投資方面,美國保持了穩固的領先地位,在全球86億美元風險投資中占到70%。但是,雖然這對清潔能源技術的發展極為重要,但投資總額和投資回報并不是非常多。
風險投資通常用于技術開發,而公開市場投資、資產融資和債務融資通常用于生產規模擴大和基礎設施投資。后期投資通常規模大得多,因為這樣才能向早期投資者以及公司本身提供回報。同樣,雖然早期投資者的回報比例相當高,對國家經濟而言,重要的是回報的絕對值,這需要大量的投資,通常應該用于清潔能源基礎設施,比如風電場和太陽能發電場。
雖然美國仍然在技術發展和風險投資方面占據著領先地位,但政府對清潔能源的扶持時斷時續,而且有所減弱,這使得中國在過去兩年里成為了領頭羊。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對清潔能源的扶持減弱,才使美國得以在2011年重獲領先地位。由于許多清潔能源激勵計劃在2011年底到期(見圖表),于是許多開發商趕在這個時間之前讓項目上馬。
由于如此之多的激勵計劃到期而且可能不會再次實施,因此2011年可能就是美國在清潔能源競賽中的最后輝煌。除非美國立即對清潔能源再次提供大力支持,美國所創造的清潔能源投資、行業和工作崗位才有可能獲得更加友好的政治環境。
中國對清潔能源投資的增長停滯只是在鞏固陣地,而非見頂信號。美國在2011年減少了激勵措施,而中國卻采取了新的激勵措施。中國不僅在2010年將太陽能的國家發展目標提高至5萬兆瓦,而且首次采用了國家上網電價補貼。
美國看似正贏得清潔能源競賽,但2011年只是美國當兔子、中國做烏龜的一年。到2012年,美國將在清潔能源競賽中打瞌睡,而中國將果斷地重新開始提高對清潔能源的投資。中國借助國內市場的快速增長,大力鼓勵能源產業發展,這不僅是關系到中國能源結構的調整問題,更是推進我國節能減排政策的大力實施。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