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透露,基于這項技術,今后重慶市的路燈可以實現根據外界光亮情況自動作出反應――開或者關,變亮或者變暗;紅綠燈可以擺脫有線連接,安全遠程進行自動匹配……
“渝‘芯’一號”芯片由重慶郵電大學與臺灣達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發,是產學研合作的典范,也是兩岸科技合作的重要成果,尤其對重慶工業發展而言有重大意義,可廣泛應用于裝備、冶金等工業,助推重慶工業由“大”到“強”。
作為老工業基地的重慶,從工業方面來講,發展整機產品可以形成強大的產業集群,但是,工業要做強,就需要發展核心器件。重慶工業發展在注重整機的過程中,不斷推進發展關鍵零部件尤其是核心芯片,并形成整合,對推動整個工業發展有意義重大。
同時,我國長期以來在推動“兩化融合”即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并滲透到工業生產過程,這也是我國一直以來工業自動化水平提升與能耗降低的一個主要渠道。
“工業物聯網”就是“兩化融合”的代表之一,通過智能監控工業生產的過程,進行數據智能處理并智能控制,從而改善工業生產品質,降低能耗。有數據顯示,冶金行業的70%能耗一般都是通過信息技術運用來降低。
另悉,該芯片的應用目前將主要面向工業級專用領域,在裝備制造業、智能電網、智能交通等領域,計劃在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重慶鋼鐵集團等大型工業企業的項目和產品中進行批量應用的基礎上,不斷拓展應用領域,力爭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