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喬布斯在中國干自動化,結果會怎樣?
問題且先擱下,先看這位喬大俠的生平。
喬布斯基本代表了“美國夢”的精神。他是敘利亞后裔、私生子,親身母親是一位年輕的未婚媽媽。一對藍領夫婦收養了他。上了一年的私立大學后,發現昂貴的學費花光了養父母的積蓄,又決定休學,與好友沃茲在家中車庫創業。創業不久,就碰到了融資難題。幸運的是,他不需要擔心在車庫中創業工商部門可能不給辦執照、稅務部門可能不給他發票、銀行可能不給辦基本戶,也不需要借高利貸,更沒有碰到非法集資的問題。
創業后第二年(1977)的六月,他和他的黃金搭檔——史蒂夫·沃茲尼艾克(Steven Wozniak)設計了蘋果Ⅱ,除了重新對電腦做出定義,他們還改進了軟盤驅動器,這與今天的蘋果風格頗為類似——只有同類產品的四分之一大小,時尚簡約,落落大方。
其后的新品發布會,也似乎是今天蘋果新品發布會的前身。喬布斯以每天三四通殷勤電話的代價,力邀到了為Intel設計廣告的Regis McKenna來打造營銷策略。接著,全球最有名的Logo之一、令全世界蘋果迷都為之傾倒的、那個被咬了一小口的蘋果標志問世。而借助《花花公子》打開電子迷這個特定的細分市場,更是讓蘋果Ⅱ風靡全美。
1980年,蘋果公開上市,25歲的喬布斯成為了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當然,他樂于與團隊分享財富,4個億萬富翁和40個以上的百萬富翁誕生于蘋果上市當月。
但因為不懂高深的計算機技術、而執著于大手筆的研發、再加上權力斗爭,喬布斯在1985年9月17日辭職離開蘋果,并在隨后創辦了NeXT Computer,并在10年后開發出了當時稱霸武林的操作系統NeXTStep。1996年12月,蘋果用4億美元買下NeXT。1997年9月16日,喬布斯無巧不成書般的重返蘋果,并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創造了今天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輝煌戰績。
喬布斯是值得國人學習的,特別是他的喬氏語錄,不打官腔,不擺權威,簡潔明快,一語中的。但假如他在中國干自動化,結果會怎樣?
以雙方大背景的巨大差異,即使喬布斯天縱英才,他的新品發布會,也絕不會像今天那樣魅力四射、光彩照人。而且,他多半也會掉頭轉向投資、房地產等領域——既是假設,則以上自然不可當真。不過,喬布斯的那些精髓卻是可以師夷長技,試列兩項:
一是改善技術的營銷方式。對于蘋果Ⅱ的成功,Regis McKenna深有感觸,他說:“如果沒有喬布斯,那臺機器可能被束之高閣無人過問,沃茲尼艾克很幸運,因為他的伙伴是一位傳教士。”實際上,中國不乏對技術相當敏銳的企業家,但工業領域每月都上演的新品發布會,卻大多平淡無奇,難有眼前一亮的東西。有時雖然有不少精彩的營銷場景,但整體來看卻鮮有佳作。細看蘋果每次廣告的文案、構圖、沖擊力,無不如黑夜里劃亮的一根火柴,讓消費者心有戚戚。環顧今天,林林總總的傳播渠道,正需要用最恰當的方式,展示出自己最出彩的優勢。
二是牢牢把握自己的核心優勢。喬布斯重回蘋果,就大破大立的關掉許多業務。即使在今天擁有富可敵國的現金流,蘋果也依然保守專注。但假如是其他企業,他們會做什么?喬布斯的答案是:“當你嘗試冒險時,那種感覺就像是跳躍在半空中,只有當雙腳最終著地才能放下心來。我們之所以采取比較保守的企業運作模式,是因為人們永遠無法預見下一個機遇到底何時才能到來……我們非常幸運,因為如果我們想要收購的時候,可以直接寫一張支票,而無需東拼西湊地借錢。”
眼前,與許多溫州老板出逃又回來形成鮮明映照的是,商務部站在穩定物價和支持小微企業的高度,要求淘寶商城采取積極行動回應中小商戶的合理要求。聞此不禁啞然——不強力要求壟斷的、國有的、政策強力支持的油電煤、鐵公雞(鐵路、公路、機場)來穩定物價和支持小微企業,卻給民營的、新生的、高度競爭的電子商務提供商來施加巨大壓力。如此大背景之下,中國焉能不只有山寨“蘋果”?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