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不同于一般的鐵路系統,高鐵本身即是一個系統化集成化的大型工程,僅僅通信部門就涉及到10多個子系統,包括有線、數據、傳輸、調度、應急通信、視頻監控等等。 高鐵與鐵路或地鐵區別很大,例如地鐵通常時速在60公里左右,列車間隔在3分鐘左右,而高鐵時速可能達到300公里,但時間間隔可能與地鐵差不多,這就對高鐵的通信指揮系統提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時,作為一個重要的輔助設施,視頻監控系統的要求也相應的非常高。
高鐵的視頻監控系統,要求采用先進的視頻監控技術,基于鐵路系統的IP網絡,構建數字化、智能化、分布式的網絡視頻監控系統,滿足公安、安監、客運、調度、車務、機務、工務、電務、車輛、供電等業務部門及防災監控、救援搶險和應急管理等多種需求,實現視頻網絡資源和信息資源共享。
高鐵視頻監控主要需求:
• 路基、路口、橋梁、隧道、公跨鐵、咽喉區的視頻監視,保證車輛安全運行
• 車站廣場、站臺、候車大廳、旅客通道等人流密集區域視頻監視,了解旅客情況
• 無人值守變電站和照明等重要配電設備集中監控,及時了解設備運行情況
• 對出現的緊急狀況如暴風雪、泥石流、洪水、交通意外等遠程了解及時做出反應
• 應急指揮監控:對突發緊急事件進行無線視頻傳輸到控制中心
高鐵視頻監控應用的具體設備包括攝像機(多數是室外PTZ云臺攝像機及室內快球一體攝像機)、編碼器、硬盤錄像機(DVR)、網絡錄像機(NVR)、中央管理平臺(CMS)、視頻分析設備(IVS)及存儲設備。對高鐵視頻監控系統的總體要求是:安全、可靠、開放、可擴充等特點,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實用可靠。
高鐵視頻監控系統要考慮的因素
在架構鐵路視頻監控系統時,需要根據其線路應用特征和環境的特殊性,要考慮到各種常規監控應用系統以外的特殊因素,例如以下的幾個方面。
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
風、雨、雷、電給室外攝像機帶來很大的考驗,雨雪、高溫、低溫、雷擊、大風、每個破壞環節都可能造成系統維護成本的劇增,而鐵路項目的特點是跨度大,常常是山高路遠,有時還要高空作業,并且系統一旦開通運行再申請作業會遇到很多限制,造成成本增加。因此,室外攝像機的選型、安裝、接線及攝像機本身的高質量尤其重要。
長距攝像問題
高鐵監控,按照點位主要分為室內機房、室內候車廳、售票處及室外廣場、站臺等,這些位置的攝像機部署沒有特別特殊的地方,但是另外一個點位較多的應用就是鐵路沿線,綿延的鐵路,是長距攝像機的絕對用武之地,長距攝像機可能需要監控幾十米、幾百米甚至幾公里,那么,意味著長距攝像機可能需要有及公里的瞭望效果。瞭望攝像機并非簡單的攝像機加長焦距鏡頭。簡單說,當焦距拉到一定長度時,手動鍵盤的操控很難去定位一個很遠處的目標物,也就是說,攝像機的微步控制功能很重要。另外,高空瞭望攝像機,抗抖動、夜視照明問題等都需要重點考慮。
預置位精度
高鐵監控中,為了快速定位場景或響應報警,通常客戶會設置多個預置位供將來快速調用應用,預置位的數量通常不是問題,目前多數攝像機支持128甚至256個預置位,而實際項目上也不會用到這么多,但是預置位的精度是考察PTZ攝像機的重要指標,例如,當用戶設置好一個預置位后,通常日后調用,有的攝像機預置位會出現偏移,這樣不得不再次進行手動微調,失去了預置位本身的意義,影響使用。
編碼器及DVR的選型
高鐵項目中,編碼器及DVR通常分散部署在各個站點機房內,因此,編碼器及DVR需要具有超穩定的性能(嵌入式編碼器和嵌入式DVR是首選),良好的聯網能力、遠程管理及升級能力。由于網絡系統架構復雜、跨度大、路由多,因此需要編碼器設備能夠具有本地緩存功能,在網絡暫時終端情況下不至于丟失視頻,一旦網絡恢復能夠將視頻補充給NVR存儲。另外,圖像清晰度、雙碼流支持、雙向音頻支持、報警輸入輸出數量等都是需要考慮的指標。
編碼標準
目前,鐵路項目中主要采用的是MPEG-4編碼技術及H.264編碼技術,將來可能部署AVS編碼,采用幀內壓縮與幀間壓縮相結合的方法去掉視頻信息的時間和空間上的冗余信息。編碼設備時延應不大于300ms,每一級轉發時延應不大于500ms,解碼設備時延應不大于300ms,PTZ響應時延應不大于500ms,系統前端采集設備到用戶監視終端時延應不大于3s。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