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電梯行業相對復雜。中國電梯產量、電梯保有量、年增長量均為世界第一;雖商品房受政策影響,大規模的保障房建設,卻促成了電梯采購大單從千萬元時代邁進億元大關。
1、奧的斯7.5 扶梯事故
7月5日上午9時36分,北京地鐵四號線動物園站A出口上行奧的斯自動扶梯突然逆行,人全往下倒,致一名12歲男童在運送醫院過程中搶救無效死亡,29名乘客受傷,其中3人傷勢較重,其余乘客均無生命危險。同類電梯逆行致人死傷的事故在深圳、上海等地先后也屢有發生。
扶梯安全事故,因傷人較多較重而成為頗受關注的“典型事件”,但它所暴露的卻是我國電梯設備安全形勢的普遍問題。目前國內許多城市都在大興土木、整修交通,北京地鐵電梯事故應該成為一劑清醒劑。除全面檢修排查電梯外,對于公共設施設計和施工的人性化科學化,對于安全標準的嚴格要求,都要積極監管落實到位。從更為細致的層面去推敲公共設施設計、采購、建設、保養等每個環節,才能從根本上避免下一次慘劇的發生。
2、電梯企業上市熱潮
11月9日,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審核了江南嘉捷電梯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公司申請獲得通過。江南嘉捷電梯擬發行56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2.24億股,擬于上交所上市。國內排名前五名的民營電梯生產企業中的兩家——東南電梯股份有限公司及沈陽博林特電梯股份有限公司都在積極謀劃上市。據知情人士稱,還有幾家電梯企業也正籌劃上市事宜。
民營電梯企業要想搶奪外資品牌的市場份額,就必須提升在研發、售后服務等差距較大領域的實力。上市融資能夠幫助企業提升這些方面的能力。民營電梯企業希望借助上市融資,建立自己的研發中心,并在售后服務及網絡布局方面加強競爭力,以縮小與外資的差距,并盡可能的擴大市場份額。上市之路將成為中國民營電梯企業能夠迅速崛起的“支點”。這是中國電梯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中國電梯事業發展的里程碑,將為中國民營企業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機。
3、保障房建設,促使單項電梯采購金額從千萬元時代邁進億元大關
在整個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1000萬套保障房提前開工給各電梯廠家打了一針興奮劑。保障房市場已成為各大電梯企業必爭之地。據《政府采購信息報》統計數據顯示,約一半電梯采購來自保障房項目,各月電梯采購排行榜中位居榜首位置的基本都是保障房電梯項目。保障房電梯項目的不斷增多,不僅讓政府采購電梯規模得到快速攀升,也促使了單項電梯采購金額從原來的千萬元時代邁進了億元大關。
業內專家分析,電梯采購相對于保障房開工建設有一定的滯后期,隨著大量保障房建設工程的推進,電梯采購也會不斷釋放出來,明年保障房電梯采購量依然可觀。
4、中國電梯產量、電梯保有量、年增長量均世界第一
中國國家質檢總局7月15日在其官方網站上披露,目前,中國電梯產量、電梯保有量、年增長量均為世界第一。2010年中國電梯萬臺事故率為0.26,萬臺死亡人數為0.17。電梯事故穩中有降,保持了總體平穩的安全形勢。
國家質檢總局統計顯示,截至2010年底,中國在用電梯總數達到162.8萬臺,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長。每年新增的電梯數在30萬臺以上,占全球每年新增電梯總量的一半以上。上海、北京等幾個城市在用電梯數量已超過10萬臺。上海甚至超過紐約成為全世界電梯最多的城市。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電梯市場。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