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光伏巨頭尚德或是賽維LDK的虧損,以及當前華銳風電"休假療傷"或金風虧損,我們都可以看到在歐洲雙反下的光伏產業,國內企業舉步維艱,或在等待著政策新招;風電產能的過剩使得風電設備制造商只得休假待發。令我們有點欣慰的或許是福島核事故以來,國內核電啟動信號頻發……多年來光伏產業起起落落,風電從今年開始進入過剩而導致下滑。美國"頁巖氣革命"的成功運作,激起了中國對此產業的熱情并吸引了資本的進入。新的化石能源的進入是否會影響新能源的未來發展?這給未來新能源自動化發展提出了哪些課題?我們的市場空間還有多大?
研華(中國)工業自動化事業群中國區總經理蔡奇男
本期專題我們特別邀請到了研華(中國)工業自動化事業群中國區總經理蔡奇男先生針對新能源產業當前的發展現狀與未來的預期,談了研華對此的看法及自動化廠商在新能源產業中的價值與機會。
新能源突破的決策關鍵--并網
《PLC&FA》:當前新能源市場主要集中在光伏、風電、核電等產業,光伏產業自2009年以來起伏不定,運營維艱;而風電在2012年也進入行業寒冬,核電在人們的詬病中或許正在啟動。您認為這三種新能源各自的產業有何特點,他們不同的運營模式在當前的發展中遇到了怎樣的發展困境?
蔡奇男:新能源高速發展的五年以來,其成就為各國政府所重視,核電由于其投資和其它問題在國內談得較少,風電作為國內新能源占有比例較大的一部分得到了快速發展,光伏制造企業也在國際市場的推動下技術提升較快,也開啟了國內的光伏應用市場。時至今日,國家關于發展新能源的指標與技術要求、政策不斷出臺,也刺激了包括研華在內的自動化企業及國內風電、光伏設備企業的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
2012年的光伏、風電產業急轉直下的進入了運營難艱的境地,其原因在哪里?曾有一本書叫做《世界是平的》,里面談到許多與能源相關的問題,我深受啟發:一個國家的能源產業發展的關鍵推手是政府的力量,政府是整個新能源進行轉換與交替能否成功的關鍵。這五年來我參加了很多相關于新能源的論壇與會議,最深的感觸就是新能源產業的長期發展與政府對能源的政策有絕對關系,你是將新能源講在口頭上還是真正大干一場?政府的決策是決定新能源能否真正突破的關鍵因素。這個決策關鍵在哪里?并網--新能源與傳統能源的一種低結構轉換。而并網的問題并不真正在于技術問題,完全是包含著并網政策、傳統火電與新能源在電網里的比例分配的考量問題。當然也關系到光伏、風電上網的波峰波谷的污染問題,但是我們也看到風電場已經在做一些風場預測來防止整個電力的這種突然變化,也是推動風光儲一體化系統,這部分相對于過去來說是相對成熟的技術,已不是并網的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