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實現兩化融合,對企業自身的作用主要有:(1)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縮短產品設計周期,加快產品更新換代;(2)提高企業自身的技術水平,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促進工業轉型升級;(3)有利于減少能源和資源消耗,減少污染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4)更有利于實現與世界經濟發展接軌。油田改制機械制造業原來均是屬于中石化或中石油的國有企業,改制前因隸屬于上級部門,服務于油田,對兩化融合的需求不強烈,但在改制后,由于體制的轉換,企業為了能快速響應市場,滿足用戶需求,追求利潤最大化,必須提升自身素質,加快轉型升級。
二、目前油田改制機械制造業的信息化背景及基礎
油田改制機械制造業一般都從事石油裝備等機械制造,在改制前由于隸屬于大型國企,本身已擁有一套較完善的管理體制,建立有信息中心,并具備完善的信息管理組織體系和管理制度,有專職或兼職的信息管理人員。同時在軟件方面,企業一般自1996年開始就實施使用中石化或中石油財務系統軟件及人事信息管理系統,技術部門均使用CAD來進行設計制圖,除了財務及人事管理具有其專有的管理網絡,企業一般均組建有局域網,并從屬于上一級信息中心。在硬件方面,企業的管理部門,只要不是生產現場一般都已配備電腦,而且專門的信息中心微機房內還設有專用的服務器。所以不管從組織架構、軟、硬投入及員工的素質等方面,企業進行兩化融合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以說只要企業用發展的思路來考慮企業的未來,就會選擇PDM/CAPP、物料管理系統及ERP的集成來武裝企業,利用現有的資源很輕松地走上信息化與工業化相融合的道路,促進工業化轉型升級。
三、油田改制機械制造業如何實現兩化融合及可以達到的目標
(一)兩化融合的主要內容及途徑
1.信息化管理方面: 在會計信息化、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物料信息管理系統、CAD應用的基礎上推廣實施PDM/CAPP圖紙及工藝管理系統, 同時推廣應用項目管理,將設計、標準化、審核、批準等環節形成一套圖紙完善的管理流程, 確保PDM數據庫中的數據正確性。最后進行各大類系統的ERP集成。
2.產品及裝備信息化:對傳統產品及裝備進行升級,大力研發智能鉆機、節能抽油機等高端智能型產品,并對生產設備革新換代,大力引進數控加工中心、等離子數割機、H型鋼自動化生產流水線等智能化制造裝備,從生產裝備的智能化到研制出自動化程度較高的信息化產品,節能降耗,提高性價比,發展智能高端產品,引領石油裝備行業向節能、智能、創新的方向發展。
(二)兩化融合后企業可以實現的目標
1.會計信息化。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是基于財務局域網操作的財務管理軟件,技術領先、功能完善、操作簡便,通過快速的業務及賬務處理、查詢、統計,提高工作效率, 同時以其標準會計應用來全面實現賬務、憑證、報表等會計業務日常處理及財務分析, 隨時隨地為企業提供專業便捷、協同高效的財務管理服務。
2.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涵蓋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業務,包括組織機構、員工事務管理、薪資與福利、考勤管理、招聘管理、培訓與發展、績效評估等既能運行于協作管理的網絡(Intranet)環境,又可在單機上操作,方便、快捷,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PDM/CAPP的實施應用。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入和全球網絡化的飛躍發展,信息技術為傳統產品制造業揭開嶄新的一頁,使得產品的設計和制造向著優質、高效、低成本的方向發展。企業通過該項目的運用可實現設計信息的共享,將原始的紙介質圖紙歸檔升級為圖庫數據庫,利于查詢及保證變更設計過程控制,工藝數據更為準確, 為產品物料、工時成本核算提供了精確的數據。同時財務人員、相關主管領導也已通過網絡對設計、物料等信息及時掌握,從而對企業成本、經營狀況進行有效控制。
4.物料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建立物料清單的流程,建立物料分類,為每一件物料建立一份“檔案”,保證不論物料出現在哪個產品上,文檔只有一份。沒有“檔案”的物料將不能作為物料清單的組成。實現物料和資金的靜態集成及查詢。
5.項目管理:根據項目模板快速創建項目模型、下達工作任務;動態管理設計過程中的設計任務及設計結果,實現設計數據的及時共享;即時設計結果,并以結構樹的形式自動展開; 項目圖紙及文檔的集中評審,只有通過評審的圖紙才能歸檔~UPDM圖文檔中,有效地控制了圖紙的準確性、規范性;圖紙的紅線批注及電子簽名,亦可大大節約圖紙的打印成本。
6.各大管理系統的ERP集成。ERP針對物資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資源管理、信息資源管理,集成一體進行高度信息化的企業管理。從而實現包含客戶、服務架構, 使用圖形用戶接口,應用開放系統制作。除了已有的標準功能,還可包括品質、過程運作管理、以及調整報告等其它特性。
7.對傳統產品及裝備進行升級,大力研發智能鉆機、直線型電機式抽油機等高端智能型產品,并對生產設備革新換代,大力引進數控機床、等離子數割機、H型鋼自動化生產流水線等智能化制造裝備。
企業通過兩化融合最終可以實現以下三個目標:第一個是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不僅是開發新產品,而是通過兩化融合在技術上、商業模式上、資源利用上、擴展企業影響力上建立起創新的體系: 第二個目標是提升效率, 降低成本;第三是可持續、低碳化、綠色化。通過循環不斷的信息化架構,將信息化與企業化的融合成為企業發展的常態,通過信息化支撐,追求企業可持續發展。
四、兩化融合實施的關鍵點
1.企業管理層對兩化融合應有充分認識。管理層是企業實施兩化融合的領頭羊、根本點,應掙脫傳統工業發展思路的影響,不僅僅從產品制造的角度來思考還應結合信息化在制造業中的重要作用,兩方面結合來綜合思考。
2.兩化融合不是一朝一夕或某一個階段就可以實現的,它是一個循環漸進的過程,在不斷完善、不斷進步、不斷融合應用、不斷改進的過程中,使企業的工業信息化達到一個新的較高的水平。
3.兩化融合的實施需要企業培養復合型的人才,不論是物料管理,還是PDM/CAPP,還是ERP,這些軟件均是開放型管理系統,只有通過與企業實際需求有效結合,才能成為隸屬于企業自身的一套有用的管理幫手,才可能將融合的效果達到最大化。同時研發智能高端產品,離開復合型人才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五、兩化融合實施后的效益分析
企業通過積極推進設計數字化、產品智能化、生產自動化、管理網絡化,發展信息技術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的產品,并將信息化技術覆蓋到企業的所有主導產品上,通過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企業實現的效益是極為可觀的:
1.可以更好地控制產品生產成本,縮短產品生產周期。
2.提高產品質量和合格率。
3.減少財務壞賬、呆賬金額等。
4.產品的投標效率由過去的1個月縮短到2~3天,而且可以估計出成本,提高了競價能力。
5.在產品研發設計階段實施信息化后,平均縮短產品研發周期30%以上,企業從設計到投產的周期縮短達60%, 實現一個月設計出一套新品抽油機,三個月就可以讓一臺大型的石油鉆機設備出廠等。
6.同時由于原材物料管理系統的應用, 節約庫存,加快資金流轉,從而可以更好地降低了資金風險和有效控制經營風險。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